清明节诗词朗诵活动主题(清明节诗词)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清明节诗词朗诵活动主题,清明节诗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清明扫墓祀祖的习俗。

2、这,人们要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

3、写哀思逝者悲痛心情的,似乎要数高翥的《清明》和苏轼的《江城子》是清明悼亡词中的杰作。

4、《清明》 【南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5、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6、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7、《江城子》 【南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9、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10、夜来幽梦忽还乡。

11、小轩窗,正梳妆。

12、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1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4、《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17、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8、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19、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20、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2、《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2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4、《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5、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26、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27、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28、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29、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

30、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3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32、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15177.html

上一篇 2022-08-28 05:01:02
下一篇 2022-08-28 05:01:06

相关推荐

  • 关于送别的诗句六年级(送别的诗句有哪些六年级)

    雨“多情自古伤离别”。 和朋友分别时,和亲人告别时,想用诗词发个朋友圈! 要用哪些诗词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离别时,最适合发朋友圈的30句诗词!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

    2023-05-13 06:27:56
    283
  • 形容天气冷的诗句(形容天气变冷的诗句)

    1.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无端风雨送清秋。天气冷飕飕。 ——宋?卢炳《诉衷情无端风雨送清秋》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4.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 ——宋?黄升《酹江月夜凉》 5.天寒

    2023-04-29 08:56:20
    317
  • 形容海的浪漫诗词(大海与人生感悟)

    爱情,始终是人间最牵动人心的情感之一。 为了爱,我们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厮守沧海桑田;为了爱,我们无怨无悔,哪怕遍体鳞伤也不言弃。爱情,是人间至美的情感,而诗词是最美的文字,两者的结合唯美得让人心醉。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2023-04-29 19:59:06
    166
  • 激励人的诗句一年级(一年级描写春天的诗句)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译为: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与“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处,教育世人应拓宽眼界,追求远大志向,而不是纠结眼下。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

    2023-04-16 12:07:36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