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资料20字(关于论语的资料)

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论语的资料20字,关于论语的资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展开3全部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4、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5、《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6、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7、《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8、《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9、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0、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11、”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12、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3、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14、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15、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16、“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7、扩展资料:季康子向孔子求教为政之道,孔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8、草上之风,必偃。

19、”君子——的道德就像风,而小人——普通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刮过,草必然会随着风向而倒,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

20、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1、《论语》在古代当官从政者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22、《论语》中蕴含的领导智慧和领导方法,对今天的仍有借鉴价值。

23、率先垂范赢人心季康子向孔子求教为政之道,孔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24、草上之风,必偃。

25、”君子——的道德就像风,而小人——普通百姓的道德就像草,风刮过,草必然会随着风向而倒,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

26、子路也求教相同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先之劳之。

27、”即自己带头做,才能带动百姓毫无怨言地一起做。

28、两个回答虽然不同,但却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观点: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带动和影响世风的走向。

29、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虽然位高权重,但生活极为俭朴,从不享受特权待遇。

30、他着装简朴,驾乘的是劣马破车。

31、齐景公派人送来好车好马,晏婴执意不肯接受。

32、齐景公不解其意,晏婴解释说:“我节衣缩食,是为了给黎民百姓作表率,以防止奢华浪费之风盛行。

33、如果我们君臣都讲究穿漂亮衣服,骑宝马良驹,追求奢靡享乐,老百姓也就会仿效,其结果会导致品行不端,社会风气败坏。

34、到那时再纠正就困难了,所以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35、”晏婴率先垂范,不搞特权,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世风日下、岌岌可危的齐国。

36、顾名思义,率先垂范就是当好表率,发挥示范作用。

37、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其所作所为不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且会影响一支队伍的形象,影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风气,甚至会影响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38、因此,应该率先垂范,带头加强道德建设,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能做。

39、“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40、”身体力行做在前面,不用表白就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1、如果思想纯洁、道德高尚、行为端正,不仅会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还会影响、带动一方民众的风气积极向上。

42、如孔子所言:“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3、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44、”他还说:“子欲善而民善矣。

45、”意思是,心欲向善,老百姓就都跟随你向善了。

46、带头讲礼、义、信,老百姓哪有不追随、效仿的?好的榜样向上、向前的推动力是无穷的,如孔子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

47、”当然,坏的榜样向下、向后的阻碍力也是无穷的。

48、钱穆指出:“世风败坏,其责任亦在君子,不在小人。

49、”他此处说的“君子”,就是指身居上位的。

50、钱逊也认为:“社会风气能不能正,关键在于统治者、。

51、”因此,一定要做好的榜样,发挥好的示范性作用。

5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论语》中的领导智慧。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16408.html

上一篇 2022-08-29 15:21:53
下一篇 2022-08-29 15:21:28

相关推荐

  • 论语为什么叫论语(论语为什么叫论语为什么不叫论)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关注”,可随时分享到本号精彩内容。 《论语》简介: 《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本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

    2023-04-28 22:53:23
    211
  •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人而不仁)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人而不仁,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2023-03-15 08:42:13
    199
  • 论语警句摘录卡(论语警句摘录卡30字)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论语警句摘录卡30字,论语警句摘录卡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2、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2023-02-26 00:51:17
    209
  •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十二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12章)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12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论语十二章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见贤思齐焉。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2023-01-19 19:42:17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