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蔡蔡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古代的姓和氏有什么不同?,姓与氏在古代有什么区别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姓与氏在古代的区别::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
2、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3、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
4、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5、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如晋卿士会,以士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当是以官为氏,但士会由于食采于随、范。
6、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
7、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
8、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9、从史料看,这在商代比较明显,卜文所要论述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铭文中的所谓“复合氏名”即显示了此种多层次的氏的存在形式。
10、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
11、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
12、扩展资料: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13、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
14、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15、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16、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7、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
18、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19、“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20、”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21、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22、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23、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姓氏。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1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