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渔夫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三皈依的内容解释,三皈依的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
2、也可说为 一皈依觉,觉而不迷。
3、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
4、三 皈依净,净而不染。
5、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6、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
7、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8、第三皈依僧。
9、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
10、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
11、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
12、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
13、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14、扩展资料:误区: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蒜、葱、韭菜等荤菜(恶香)之品。
15、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断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后,尚可食用五净肉,如南传的泰国缅甸、藏传的西藏、蒙古等地。
16、或许是因为汉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时,同时授予菩萨戒,才有人们特别在意食肉问题以及相关误会。
17、佛教文化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佛教即便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不会造成像西方宗教那样的严密组织,也不会装扮成一个救世主,它的更高境界是“自净其意”,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改造,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宗教的野心家。
18、即便出现了,其本身已经违背了佛教固有的道理,很快就会被识破。
19、第二,佛教主张非暴力、和平、众生平等,特别是主张“业报自作自受”。
20、许多理论把每个人自己的遭遇归结到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社会制度不公等等,缺乏对自身的拷问。
21、但是,佛教理论很重要一点是,把一切的境遇归结为自身的因素,“因果自负”,这有利于心态平和、社会稳定、世界和谐。
22、第三,佛教文化对于提高国民基本素养,杜绝“杀、盗、淫、妄、酒”,消减“贪、嗔、痴、慢、疑”,改善社会风气,调节人际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扩大国际交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23、第四,佛教文化在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许多优良传统的现实载体,浸润佛教文化是传承中国文化自身必不可少的环节。
24、第五,佛教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各地区佛教的祖庭都在中国,他们的教徒终究要心向中国,对于增强中国的凝聚力、向心力、软实力都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础作用。
2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皈依。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3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