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哪个朝代的诗人(贺知章哪个朝代的诗人的)

诗仙李白一生中朋友众多,有他的迷弟杜甫,他的偶像孟浩然,他的酒友岑夫子,丹丘生等等,但是有一个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无法超越的,那个人就是贺知章。

可以说没有贺知章,他的声价未必高,有贺知章,他的仕途未必沉。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因为长安的一次偶然相见,李白这块美玉被贺知章所格外赏识,贺知章这个伯乐惊叹李白不是人间之物,而是天上的仙人下凡。

贺知章金龟买酒

在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李白成功的进入翰林院,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的名气也因此广泛传播。

而刚刚进入职场的李白,任性行事,得罪很多人。但是有他的依靠贺知章在,他仍然过得不错,如果贺知章此时没有生病,如果他没有告老还乡,如果他还在朝中,那李白也许的仕途不会沉沦。

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贺知章离开了,李白心中的依靠倒塌了,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可见贺知章在李白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不仅是李白,贺知章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一个儒雅,积极,健康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贺知章,真的是一辈子顺风顺水,幸运备至的吗?

礼学世家,年少成名

贺知章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盛产文人的地方。他的家族是有名的会稽贺氏,南朝时期著名的学术世家,贺氏世代以礼学闻名,素有“江表儒宗”,“礼学大师”的称号。

贺知章的族祖父贺德仁是隋炀帝时期的太子洗(xiǎn)马,太子洗马不是给太子的马洗澡,而是一个官职,主要工作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等。

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培养了贺知章儒雅的气质。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了,与他同年出生的还有一位他的好友,我们都很熟悉的唐初才子陈子昂,他那首脍炙人口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而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不知让多少人吊古怀今,怅然落泪。

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以后,这两个同年出生的好友却因为各种人生境遇,而出现截然不同的遭遇。

一个因为被诬陷下狱,只活了42岁就离世了,而另一个却在官场一路顺利50载,最后86岁高龄告老还乡,皇帝,太子偕文武百官夹道相送,依依惜别。

人生无常,除了个人努力,还有很多的外在原因,我们接着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少的贺知章在乡下无忧无虑的长大,书香门第的熏陶,使他从小就文采出众,十几岁便在当地小有名气。

12岁起,贺知章离开乡下来到城里的伯父家求学。

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史料中,并没有记录过贺知章考过几次进士,不过这些过程相对于结果来说,也就不重要了。

公元695年,37岁的贺知章考中进士,成为当地第一个被记录的状元。

这个年龄不算太年轻,因为天才少年王维21岁就状元及第,贺知章的好友陈子昂24岁中进士。

不要以为考中进士就能做官了,考中进士相当于你有了一个文凭,但是要做官还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就是他们的选官考试,考试结束后,还需要等待国家给你分配。

而这个分配的时间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当时官位是否有空缺,考生的成绩,考生的后台背景等……

对于特别优秀的考生,皇帝会直接留在身边,比如白居易就是直接被选为拾遗,如果有背景的呢就会走个后门优先派职,而一般人只能等待了。

这个等待的时间那可就不好说了,有的三年两载,比如岑参,考中状元三年后就被高仙芝邀请进入幕府。而有的人等了10年20年也未曾获得一个官职。比如韩愈韩文公就曾三次吏部选官而不过,10年如布衣。

贺知章的选官时间也不是很顺利,37岁中第,此时已经快进入不惑之年了,然而,一年一年的选官等待还遥遥无期。

看着两鬓已经斑白,然而选官还没有着落。他决定回乡下去。我想,此刻的他,内心肯定有过沮丧,有过伤感,甚至有过惆怅。

贵人相助,仕途平稳

在贺知章经过了17年的等待后,迎来了官宦生涯。

公元712年,已经53岁的贺知章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来又被封为太常博士。这个工作的职责就是管教七品以上的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一些有才干的庶人子弟。

这个职位是贺知章自己考到的吗?不是,而是因为一个人相助。

公元711年,陆象先被太平公主举荐为宰相,而紧接着,他便提携了贺知章。这个陆象先是谁呢?他为啥会提携贺知章呢?

陆象先的母亲是贺知章的姑姑,陆象先的妻子是贺知章的族妹。这下清楚了吧,原来陆象先是贺知章的表弟。他自己升官了,肯定要优先扶持自己的家人。

由此可见,为啥那时候的名门望族喜欢相互通婚了吧,有关系好办事呀。

管教贵族公子哥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以及宽容大度,豁达的胸襟,一般人干不了。我相信李白估计干不了三个月,就主动辞职了。

贺知章却在这个岗位勤勤恳恳的一干就是10年,工作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喝酒,书法,喝醉酒写书法。

影视作品的贺知章形象

据说,他和好友张旭经常是喝醉酒以后,在大街上看到一块白墙就开始挥洒笔墨,而这堵墙的主人不但不生气,还如获至宝的保留下来。原因大家都知道,因为他们的字很值钱。

公元722年,又一个贵人出现了。

当时任丽正殿修书史的张说,发现了贺知章,他非常欣赏贺知章的才学。于是他向皇帝举荐贺知章来丽正殿参与修撰《六典》,《文纂》的工作。后来,张说又推荐贺知章担任太常少卿。

然而人都会有膨胀的时候,贺知章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骨子里的狂劲慢慢释放。

公元726年,迎来了贺知章事业的转折期。这一年,67岁的贺知章任职礼部侍郎,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国学校事务以及科举考试等。

这一年,著名的皇子歧王李范去世了。于是皇帝下诏命令礼部要挑选一名挽郎。

什么是挽郎呢?所谓挽郎,就是在天子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大家别小看这个角色,那可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配备挽郎,只有皇帝、皇后、太子等统治阶级才会在举行葬礼的时候配备挽郎。

成为挽郎是贵族子弟出仕的最快,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一鸣惊人嘛。

所以每当有贵人病逝的时候,礼部就会开始遴选挽郎的人选。这时候,长安城里的贵族子弟们瞬间闻风而动。

话说这一天,作为礼部侍郎的贺知章,正在面对众多的候选人举棋不定。他感叹僧多粥少,一时不知如何抉择。

正在这时候,数百名的长安城里的贵族公子哥一哄而入,围住了礼部大院。

贺知章一气之下蹬着梯子就上了墙头,厉声说,“ 这事儿已经定了,你们再闹也没用了。大家耐心等待下次机会吧,据说宁王李宪也快不行了,你们的机会很快还会再来的。”

此话一出,自然是大不敬,于是贺知章被贬官了。不过只是由礼部改为工部,品级并没有变化。

这个职位,贺知章一待又是13年。

直到公元738年,忠王李亨被立为太子,贺知章才有了转机。太子感念自己在幼年时有幸以贺知章等名士侍读,使自己的文化知识与素养得以很大的提升。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这个重感情的太子想到了他的恩师,向皇帝举荐贺知章。于是,已经80岁高龄的贺知章就做了太子宾客。

这一时期,贺知章不断出现在皇帝左右,既陪同皇帝饮酒赋诗,也参与某些重大政治问题的决策,可谓是春风得意,事业步入高峰。

全身而退,衣锦还乡

公元744年,贺知章自觉身体不好,精神恍惚,想到自己仕途生活50年,虽有起伏,但还都比较遂愿,只是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那就是修道。

于是,他向皇帝提出辞职,要告老还乡,请度为道。并希望捐出自己在京城的房子作为道观。

尽管有再多的不舍,皇帝最终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那时候的官员还没有退休这种说法,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死在工作岗位上。还有更少见的,就是贺知章回乡那天,皇帝和太子竟携百官相送。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家不久,贺知章便因病离开了世界,一生圆满结束。他的学生太子李亨在当了皇帝后,又追加他为吏部尚书。

写在最后

从小我们就学过贺知章的《咏柳》,那时候的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写出这样可爱诗句的作者当时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贺知章的一生太顺利了,他没有受到政治洪流的影响,没有仕途坎坷的经历,安安稳稳的度过了50年的官场,成为了唐朝时代最长寿的诗人。

为什么呢?

可能是他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大唐正在走上坡路的时期;可能是他一直有贵人相助,后台比较硬,有很多人相助;也可能是他的性格好,温文儒雅,大度,不拘小节,做事勤勤恳恳。

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深谙职场之道,工作就是工作,他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不会和同事结仇,也不会把自己的命搭上。

他更享受的是自己的生活,喝酒,写诗,书法,交友。所以才有了“吴中四友”,“饮中八仙”,“仙宗十友”这些称号。这些更高于工作,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他可以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能够在宦海中全身而退。

贺知章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1929.html

上一篇 2022-11-17 21:31:13
下一篇 2022-11-17 21:54:42

相关推荐

  • 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 抽烟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中国人有400多年的吸烟史,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烟草起源于南美洲,最先是被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带到了欧洲。当哥伦布到达南美洲时,他看到当地的印第安人用一个小的Y形小管子,然后两端的管子跟别插在鼻子里,然后在另一端塞着干烟草点燃,然后就开始吸烟。这当时让哥伦布觉得

    2023-05-22 20:25:41
    306
  • 中国的历史朝代按顺序排列(历史朝代电影顺序排列)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

    2023-05-15 05:29:31
    175
  • 中国朝代顺序及各朝时间(中国朝代更替顺序)

    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现今地于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姒)启 (注①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启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个帝王。注②:后来迁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 2、商朝,起讫年

    2023-05-07 00:29:49
    147
  • 隋朝多少年历史(隋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21代,前后共289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在此

    2023-04-23 09:26:10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