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师傅是谁 姜子牙历史上师傅是谁(姜子牙的师傅是谁?姜子牙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

以“淞沪会战”为历史背景的电影《八佰》上映后,让我们重温了那段艰苦岁月,我们更加深知,今日之幸福,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除了四行仓库的壮士,在那场举国抗战中,更多的中华男儿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他们的事迹不被人所知。

01

让罗斯福专门写入备忘录的中国将军

“淞沪会战”后的6年,日本为扭转太平洋战场不利局面,日本侵华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从华中战区调动了八个师团,十余万精锐,从东南、西北,正北方向向常德进犯。

常德是川贵的门户,一旦常德陷落,中国的大后方就将彻底暴露,连陪都重庆都岌岌可危。

负责守城的中国军队是有着“虎贲军”称呼的57师8000多名官兵,师长余程万

战斗打响后,凶悍的日军很快就运动到了常德城下。

57师官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反复与日军在常德城下厮杀,但是由于没有援军,很快就弹尽粮绝。

饶是如此,日军仍旧未能突破常德守军的防线,横山勇调来了空军轰炸,并用了毒气弹。

余程万将军甚至亲自投入了战斗,他向战区发出最后电报:“弹尽,人亡,城已破,友军观望不前。刻大街小巷混战成一团。职率副师长参谋长死守中央银行。”

在付出了重大伤亡后,日军虽然一度占领了常德城,但仅仅过了5日,就被中国军队收复,在废墟中奇迹般走出幸存的300多位五十七师官兵,他们望着中央银行上方重新飘扬的国旗失声痛哭。

这一仗也让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开罗会议”上挺直了腰杆,在听完中国军队的英勇后,罗斯福总统特意将余程万将军的名字写入了备忘录

常德保卫战,57师以一师之众抵挡3万日军精锐,坚守孤城16天,牺牲八千将士,杀敌万人,为中国外围部队合围日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无愧自己“虎贲军”的称号

02

为何称57师为“虎贲军”?

从57师被冠以“虎贲军”的称号来看,似乎“虎贲军”一直就是军中精锐的代名词一样。

其实,虎贲军的身份既不是打前锋的精兵,也不是攻坚的精锐。自古以来,它其实有一个象征着最高权威的名字——御林军

就是负责保护最高领导的军队,这种军队的将军也往往以武艺闻名,比如曹操身边的许褚,刘备身边的赵云,孙权身边的周泰。

“虎贲”一词最早起源于《周礼》一书: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将士800人。

君王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君王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

“虎贲”由御林军变为“能打”的代名词,和汉武帝有很大关系。

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频繁扩张版图,这就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他把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为一军,号为虎贲军,立虎贲校尉为军事长官。

虎贲军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全权受命于皇帝一人。

在讨伐匈奴、联通西域的战争中,虎贲军让敌人闻之胆丧,是汉军中最活跃的部队。

骁勇善战的虎贲军在西汉王朝达到了全盛。后来,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虎贲军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唐代,虎贲军这一建制就完全地被取消了,但是在军队里依然保持着虎贲军的名称。

如果哪个军队作战勇猛,大家就直接称呼它为虎贲军。

03

武王伐纣的三大杀器

说到虎贲军的具体战斗,不得不提到历史上那场经典的牧野之战

西周以四万五千人,击败了商朝的七十万大军。

西周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三大杀器

第一大杀器——战车三百。

战车在古代就相当于坦克,功效自不必多说。

第二大杀器——虎贲三千。

在西周伐纣的大军之中,武王姬发最为依仗的就那支号称精锐中的精锐——三千虎贲军。

西周的虎贲军每个人都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他们一手持短剑,一手持盾牌,不但战技精熟,而且更是装备精良,这与波西战争中的斯巴达300勇士如出一辙。

而第三大杀器,也就是最关键最核心的重量级杀器——姜子牙。

“武王伐纣”能一举成功,与军师姜子牙的擘画是分不开的。

姬发在姜子牙的建议下,趁商军主力尚在东南夷的时候,带领周军精锐,突袭商朝腹地。

这既是“擒贼先擒王”的斩首行动,也是“闪电战”的经典案例。

在即将到达前线的时刻,占卜师不建议进军,连周公旦都打了退堂鼓,又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下定了决心。

这份军事谋略,让姜子牙,成为中国最早的“武圣”

不过,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姜子牙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各种影视版的《封神演义》——白胡子老头

有的着墨于姜子牙的仙人气质,有的刻画他的谋略和智慧,有的挖掘他的喜剧天赋。

另一面真实的姜子牙,我们似乎都忽略了。

原著中姜子牙的师傅是元始天尊,他的师兄就是赫赫有名的“十二金仙”。

有着金牌院校毕业证的姜子牙,人生路途却走得非常坎坷,不仅仙道难成,连在人间建功立业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完成了元始天尊交付的“封神大业”。

其实,姜子牙下山,别看年龄一大把,其实跟我们初入社会差不多;在社会上遭遇各种挫折,最后逆袭,也很像我们发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即将在十月一日上映的国漫《姜子牙》,和我们认知中的姜子牙有些不同,他更加真实、更有人味,也更让人喜欢。

哥特烟熏妆的哪吒、玉树临风的敖丙、大腹便便的太乙真人、女汉子十足的殷夫人、好男人李靖、帅大叔姜子牙。

还是那个《封神演义》,却在新时代下,有了不一样的诠释和展现。

前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有《姜子牙》,中国动漫神话宇宙系列初显雏形,《封神演义》成为国漫崛起的灵感源泉,有着成为“新国潮”的基因。

在中秋传统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姜子牙》携手泸州老窖特曲推出了一个定制短片。

短片通过姜子牙、哪吒与太乙真人等神仙的家宴互动,巧妙地向消费者展现了泸州老窖特曲的饮用场景。

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深化了对泸州老窖特曲的产品印象,为中秋增加了一份浓香和喜庆。

泸州老窖特曲与《姜子牙》,不同的领域,却肩负着同样的“国产品牌”崛起的使命。

从品类来说,泸州老窖特曲开创了中国白酒特曲品类,泸州老窖特曲开宗立派后,方有了技艺传承;从香型来分,对于浓香型白酒来说,泸州老窖特曲就是一部活着的传承史:

1324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发明“甘醇曲”,自此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前身)问世;

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上,泸州老窖特曲被评为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泸州老窖特曲也是唯一蝉联历届全国评酒会“国家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

1959年,国家组织专家对泸州老窖酿酒技艺进行查定、总结,编写出我国首部白酒酿造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

2006年,酿制泸州老窖特曲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经过700年、历经23代人的传承,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荣膺首批“中华老字号”

泸州老窖特曲勘定了中国浓香型白酒标准,是名副其实的“浓香正宗”

未来,泸州老窖特曲还将继续承担“浓香正宗”的行业重任,加快创新创意步伐,在打造多元品牌形象及提高产品品质方面继续深耕,为国人提供更高品质、更有品味、更高附加值、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此次,经典民族品牌泸州老窖特曲与国漫超级IP《姜子牙》的结合,是泸州老窖特曲深耕国漫粉丝圈层的创新尝试,更是其年轻化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

泸州老窖特曲永远那么醇,那么浓,那么香,那么柔。

总有一杯酒,可以慰藉我们这颗踌躇满志的心,让我们像国漫中的“姜子牙”那样找到自我。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1982.html

上一篇 2022-11-18 04:55:53
下一篇 2022-11-18 05:11:43

相关推荐

  • 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门票(宝鸡钓鱼台风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钓鱼岛耸立在河心,迎水悬崖像航空母舰的舰首,劈波斩浪,犁开河面,这是黑河上最大的一座岛屿。 从岛上崖顶向西望去,黑河在山脚下冲积了一片广阔河滩,北岸河滩垦为农田,田野上散放了十来户房舍,周围遍山耸立大树,称为钓鱼台村。 钓鱼台传说 传说姜子牙经商失败后还没有

    2023-05-13 19:26:10
    204
  • 姜子牙钓鱼台 学生自制测角仪图片

    回顾上期排列五开4688,上期单双规律正确命中,本期参考:二定ABXX: 13579, 02468, X, X-----组合开始-----10XX,12XX,14XX,16XX,18XX,30XX,32XX,34XX,36XX,38XX,50XX,52XX,54XX,56XX,58XX,70XX,72XX,74XX,76XX,78XX,90XX,92XX,94XX,96XX,98XX-----组合结束-----奖无绝对,对错

    2023-01-29 21:41:41
    198
  • 姜子牙的坐骑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

    在古代神话小说中,《西游记》是最出名的小说。自从西游记这本书出来,市面上就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跟风之作。而《封神演义》就是受《西游记》影响而写出来的。尽管《封神演义》的文笔比较粗糙,甚至有直接借鉴搬运《西游记》的情况,但是作者的想象力仍然值得我们惊叹。我是真游

    2023-01-17 20:01:56
    172
  • TVB老戏骨余子明病逝 曾铸就姜子牙等经典角色

    余子明逝世 11月15日,余子明的儿子在社交平台发布讣告,余子明于11月10日去世,享年78岁,丧礼将在11月27日于香港殡仪馆举行,翌日上午出殡及火葬。 余子明的儿子余天祐在社交网站发布余子明黑白照并写下《最后的告别》:“感谢你一生为家庭的奉献,一路好走。”在文末留下

    2022-11-17 17:34:19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