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这首传承了千年的古琴曲,不仅仅有着优美的旋律,更因为他背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世人津津乐道。但是你知道吗?《流水》这首古琴曲,不仅仅能被你们听到,更是在1977年的时候就被送上了太空,现在正在宇宙的某个时空中静静的流淌。
管平湖
1977年,NASA(美国国家航天安全局)先后两次向太空中发射了两艘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飞船上携带的是命名为“地球之音”铜制镀金唱片。铜唱片总时长120分钟,除了30分钟是用来介绍地球的生命,人类等信息,剩下的90分钟都是音乐,意在用最抽象的艺术语言和外太空生命交流。铜唱片上的容量有限,当时选取的世界各地的具有代表性的乐曲达到了五十多首,也就意味着每首的长度不能超过两分钟。最后评委们只选取了其中的二十七首,中国的代表性曲目就是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
镀金唱片
古琴曲《流水》能够成功入选,得益于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教授周文中先生的力荐。当时NASA负责此事的音乐总编安德鲁?扬打电话向周文中先生求教的时候,周文中先生毫不犹豫的就推荐了古琴曲《流水》。周文中先生是以为美籍华人作曲家,他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西方的音乐融为一炉,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下,他创作的乐曲蜚声海内外,在美国音乐节也有较大的影响。周文中先生也是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50年代为了增加中美友谊,进一步开展中美音乐交流,在哥伦比亚大学主办中国音乐与戏剧的讲座。1999年,他主持的中美艺术交流中心在云南召开了,参会人数多达150人,中外音乐人士齐聚一堂,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存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2004年9月,他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邀请,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文化高峰论坛。周文中为促进美中音乐艺术的交流,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作了大量工作。
周文中
当时流水整首曲子的时长达到了七分三十七秒,远远超过铜唱片的承载量。但是周文中先生坚持完整的七分三十七秒的古琴曲《流水》,一分都不能少。也正是周文中先生的坚持,还有管平湖先生精湛的音乐表现技艺打动了当时的所有评委,得到了所有评委的一致通过,最终《流水》能够完整的被送上太空,成为了铜唱片中时间最长的乐曲。而仅次于《流水》的便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第一乐章,七分二十秒。如今,古琴曲《流水》正在宇宙中的某一个时空中诉说着属于中国音乐的魅力。
管平湖
文章每天更新,喜欢古琴,喜欢传统文化的,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