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电器原理 验电器原理图解大全

1.通过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掉电子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失掉电子,丝绸得到电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失掉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

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叫带电体的性质。

带电的梳子能够吸引碎纸屑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种正电荷,一种负电荷;

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叫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一个电子的电量e=1.602189×10^-19库仑;

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2.验电器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验电器只能验出电荷的多少,金属铂张开的角度越大带电就越多,反之带电就越少。

验电器构造图

注意:验电器验不出正负电荷。

3.导体与绝缘体,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例如:金属,溶液,食盐,石墨,人体,大地等)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例如:橡胶,玻璃,各类油,塑料,陶瓷,纯净水等),绝缘体绝对不是不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可以带电,比如:橡胶棒。

(1) 导电与绝缘的解释: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导电能力和绝缘能力渐变图

(2)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条件改变后,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导体也可以变成绝缘体。例如: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此时,绝缘体就变成导体了。例如玻璃,常温就是绝缘体,烧红了以后就是导体。

玻璃在烧红状态下就变成导体了

例题:

答案C

答案C,因为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是轻小物体

答案B,因为D球带正电,BD两球互相排斥,说明B球一定带正电,CB两球互相吸引,C球可能是带负电也有可能不带电,但是AC两球排斥,排除C球不带电的可能,说明AC两球都带负电。

答案B,因为甲球带正电和乙球吸引,说明乙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但是乙球和丙球排斥,说明乙球和丙球一定带同种电荷,都带负电荷。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3033.html

上一篇 2022-11-21 11:15:48
下一篇 2022-11-21 07:58:28

相关推荐

  • 手机更新迭代靠什么原理呢

    今天我们来简单聊一聊,为什么安卓系统更新迭代那么快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①软件更新和生态问题现在安卓系统中大多数的应用都有“流氓”属性,随着软件的每一次更新,占用的内存也越来越多。以前64GB存储的手机还勉勉强强够用,现在你没有256GB,你都不敢频繁地更

    2023-05-19 02:30:03
    289
  • 苹果手机磁铁原理是什么样的

    iPhone12MagSafe配件:Apple的新型卡扣式磁铁如何工作苹果的四款新iPhone12机型-现在可以预订-都配备5G,更好的相机以及苹果在MacBook上长期使用的一项备受喜爱的功能:MagSafe充电器。MagSafe使用一块磁铁将兼容的充电器放在新iPhone上适用于iPhone12的MagSafe使用磁性连接来

    2023-05-17 08:30:02
    256
  • 手机激光是什么原理造成的

    现如今,拍照已经成为了用户选购手机的核心需求之一。因此各大厂商也在手机拍照上从硬件到软件进行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全面升级”。诸如一亿像素、底大一级压死人等功能的宣传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对于PDAF相位对焦、全像素多向对焦、激光对焦乃至ToF摄像头等功能,依然还是

    2023-05-15 08:00:02
    180
  • 手机人脸解锁是什么原理呢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中常见的一种识别类型,相比指纹识别,刷脸的操作更加简单;只需将前置镜头对准自己的脸部即可解锁;而且还更加安全。那么人脸解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人脸识别包含2D平面识别与3D立体识别。首先需要录入面部信息;然后再对我们的面部信息

    2023-05-15 15:30:02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