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市警方成功劝阻三起
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案例
经警方分析
三起案例的诈骗手法完全相同
极有可能为同一诈骗团伙所为
5月20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两条疑似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预警线索,接到线索后,反诈中心民警通过“96110”全国反诈专线拨打被骗市民周先生、侯先生的电话,均无法接通。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对该两起线索开展工作,并分别推送至甘井子公安分局和瓦房店市公安局,责成属地公安机关立即进行上门劝阻。
“杨警官,我刚刚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警官的电话,说我在哈尔滨机场有非法入境记录,让我到公安局去配合调查……”!
5月21日11点半左右,正在单位上班的龙王塘辖区居民林女士心急如焚地拨通了社区民警杨警官的手机,说她的手机刚刚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的民警”来电,通知林女士说她的身份证在2021年4月25日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有非法入境记录,需要带着身份证去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区人民广场3号协助调查。
甘井子、瓦房店警方的属地派出所接到预警线索后,立即联系到受骗市民及其家属,将受骗市民带回至派出所,并及时进行相关反诈宣传。经了解,两名受骗市民周先生和侯先生因为公安机关的及时劝阻,避免了经济损失。并且在派出所民警的指导下,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高了防骗意识。
高新园区警方在接到林女士的求助后,当即通过电话明确地告知林女士接到的是诈骗电话,并再三嘱咐林女士如果没有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任何操作,就立即挂断与对方的任何联络,并检查自己所有涉及到钱物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实际损失。同时值班民警亲自来到林女士的家中,再次确认林女士是否被电信诈骗,并对林女士进行反诈骗宣传,经过公安机关的及时劝阻,避免了经济损失。
据反诈中心民警介绍,这三起电信诈骗案例中的诈骗分子均自称是“大连市公安局户政科民警”,告知受骗市民从越南到哈尔滨机场,涉嫌非法入境,还恐吓市民如果2个小时内没有收到证明单,林女士的身份证就会被注销,还会留下犯罪记录。随后将电话转接至“哈尔滨公安局”民警,并证实受骗市民非法入境“情况属实”,当受骗市民想要“澄清”自己时,诈骗分子会让市民下载一个会议软件,通过会议软件交流,让其到一个偏僻处进行转账操作。为了不让市民见到真实的公安机关,诈骗分子甚至宣称,如果市民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做,当地公安机关会对其进行抓捕,并让受骗市民开启手机免打扰模式。
冒充公检法诈骗,多采取公司化运行,拥有专业团队,剧本私人定制,专业技术性强,历来是高发易发而难破的电信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以市民名下的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市民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市民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在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会利用改号软件虚设公检法电话,向市民展示假公检法网站上发布的假通缉令等法律手续,甚至通过身着假警服网络聊天的方式来骗取市民信任。同时,诈骗分子会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被害人到隐秘无人处接打电话,断绝一切外界联系,再发送伪造的涉案信息,让市民以澄清冤屈,保障财产为由获取个人银行卡、验证码、付款二维码等信息。而后通过诱骗、恐吓、威胁手段,要求将市民的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公检法机关作为政府执法部门,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案件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公检法机关及其他部门之间也不会相互接转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人摆布。
2.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请一概不要相信。
3.诈骗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着,涉及钱款转账时,立即停止,挂断电话。
4. “96110”是全国反诈专线,如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一定要立即接听,防止被骗。
5.如果发现自己已被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记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来源: 大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