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
《论语》是语录体,语录体就是一条一条的大道理,给人一种教条的感觉。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都是有一点教育性的句子。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有点抒情的意味。还有这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算是孔老夫子的语录体中少有的比较抒情的句子。
论语
1、子在川上曰
“川”的意思是河流,比如,四川省,就是由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四条河构成的一片沃土,所以称为四川。”子在川上曰“,就是孔老夫子站在河流之上,看着滚滚奔向远方的河水时,发出感慨。
子在川上曰
2、逝者如斯夫
“逝”是往和离去的意思,”斯“是一个代词,指的是河水,字面意思是:孔老夫子站在河流之上,面对着的这条河流,感慨到“逝去的呀,就如同这条河水滚滚而去”。
“逝者”二字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感伤情绪。在这里不能狭义地理解成逝去的生命,还应包括逝去的时光,逝去的年代。
当我们站在瀑布前,看着瀑布从高处跌落下来,又滚滚而去,以为抓得住,实则如过眼云烟,这与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是一样的,滚滚而来,又毫不留情的一去不复返。
如果这句话到这里就结束了,那绝对不是孔子、绝对不是儒家,儒家不会沉湎在这种浓的划不开的伤感之中,他会从这种伤感中发现人生的新方向,于是有了后面的四个字”不舍昼夜“。
3、不舍昼夜
”不舍“就是不会停下来,“昼夜”就是白天和黑夜,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这逝去的呀,如这流水一般日日夜夜奔向远方。”
“不舍昼夜”不仅结束了前面的伤感,反过来给了我们一种力量,一种儒家的精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精神。
在世人看来是一种愚蠢之至的行为,但这就是儒家的不同之处。我们做任何事情不是因为它容易做才去做,而是因为它有希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匆匆而去的时光,那我们为什么不尾随之,然后不舍昼夜地奔向远方,奔向希望所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反转了“逝者如斯夫”带给我们的伤感,让我们看到了勇气和力量。这就是这句话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