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大名著",或许有很多朋友早已经把小说作者搞混了!
"小教主"重新罗列一下!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这四位作者当中,施耐庵的综合实力最强,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为什么?
要说施耐庵,必须要提一个人,刘伯温!熟悉历史的朋友知道,刘伯温早年是元朝的官员,后来遇到朱元璋起义,才被请去做了朱元璋的军师,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开创了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
而施耐庵与刘伯温在元朝没有灭亡的时候,是"同榜进士",一起在元朝做官。后来,遇到农民起义,刘伯温做了朱元璋的军师,施耐庵却做了张士诚的军师!两个人从"同事"到"仇敌",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小教主"认为施耐庵在四大名著作者中,综合实力最强!而且,施耐庵还是罗贯中的老师,师徒二人包揽了两大名著,着实令人叹服!
施耐庵与刘伯温
言归正传,施耐庵写《水浒传》的中心思想,是在表达"阶级压迫,导致农民起义",但是,支撑《水浒传》这部小说整体脉络的是"兄弟情义"!
原因有两个:第一,元朝末年,兵荒马乱,人们为了活着,相互践踏。
有钱有势的,欺男霸女,逼良为娼。穷苦百姓则是忍气吞声,怨声载道!社稷处于危卵之际,需要"义士"站出来主持公道!所以,才会有歌词里唱的那样:"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二,施耐庵和刘伯温一样,是被张士诚请过去当军师的,有了施耐庵的辅佐,张士诚攻城拔寨,声势浩大,连朱元璋都不敢与张士诚正面对敌!但是,自从张士诚做了"吴王"以后,他的地盘得到巩固,竟然不思进取,和元朝的关系相当暧昧。施耐庵苦劝未果,又加上被人排挤,一气之下辞官,隐居了起来。
所以,《水浒传》的写作素材有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带领108位好汉,发起的农民起义。二是元朝末年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非常相似的是,宋江有108位好汉,张士诚有18为兄弟,史称"18条扁担起义"!
施耐庵虽然与张士诚政见不同,但非常认可跟随张士诚起义的18位兄弟,所以,施耐庵将张士诚对18位兄弟的情义,写进了《水浒传》!
故而,《水浒传》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影子,而骨髓却在元朝末年!施耐庵的写作手法,受到张士诚18位兄弟的影响,用"兄弟情义"去支撑农民起义!
然而,宋江的"兄弟情义"抵挡不住北宋朝廷的"糖衣炮弹",被招安后,一个个英雄变成了刀俎鱼肉!张士诚的"兄弟情义",在称王称霸面前也不堪一击。他自从称王以后,便不思进取,亲小人,疏远兄弟,相互猜忌,最后被朱元璋消灭!
明朝建立以后,刘伯温曾经在朱元璋面前推荐施耐庵,但是,施耐庵做张士诚军师的时候,让朱元璋吃过苦头,所以朱元璋对施耐庵非常忌惮,曾经派人四处寻找,但施耐庵始终没有出山。(《水浒传》最后朝廷招安的故事,正是在映射朱元璋对施耐庵的威逼利诱!)
"小教主"大胆猜测,施耐庵不为朱元璋做事有三个原因:1,他早已经将名利看淡。2,他曾经让朱元璋吃过苦头,担心朱元璋陷害。3,施耐庵或许时刻秉持者"一臣不侍二主"的信念!
所以,"小教主"认为,施耐庵是在假借历史与真实事件,一方面在讽刺古代朝廷的腐朽统治,一方面是在表达对"兄弟情义"美好向往!
(爱历史,说历史。以上是小教主的个人意见,如果朋友们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点关注,不迷路,接下来再说一说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那些事!)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