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他的皇孙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疯狂的削弱各藩王势力。其中军事力量弱的几位藩王先后被削去爵位,贬为庶民,只剩下燕王朱棣一人的势力还未被削弱。
朱棣明白自己很快就会遭受建文帝的打压,当他从自己的密探口中得知,建文帝正在商议如何逮捕自己时,朱棣终于决定起兵造反。1399年朱棣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起靖难之变。经过多年征战朱棣打到了金陵,朱允炆也在大火中不知所踪。从此江山易主,太祖皇帝打下来的江山落到了朱棣的手中。朱棣在位时期年号为永乐,后世称之为明成主。
一、朱元璋诛杀权臣
朱棣能够成功造反,到底是谁的错,而为何在朱棣之前虽有八个藩王造反却都未成功?这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前,大明的朝廷就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朱元璋为了给皇孙朱允炆扫清道路,不得不尽杀权臣。而在燕王朱棣造反时,建文帝手中没有良将可用,这才使得朱棣得以造反成功。
其实朱元璋起初并不想立朱允炆为帝,他有一个大儿子,名叫朱标,朱标从小聪明伶俐,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倘若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元璋也不会掀起像“蓝玉案”这样的惨案,屠杀诸多有功之臣以防止手下的权臣在自己死后兴风作浪,这是他早已为朱标铺好的路,而朱标本人则在朝廷中具有极高的威信。
朱元璋手下的得力战将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蓝玉本可以在朱元璋死后辅佐朱标掌控大权,只可惜朱标离世地太突然,朱元璋一时间悲痛欲绝,不知所措。四子朱棣并不讨好朱元璋,于是朱元璋才把继承人的位置给了自己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年幼时期,在朝廷之中并没有多少威信,朱元璋害怕自己去世后手下的大臣会发动叛乱,于是才制造了多个惨案诛杀权臣,蓝玉将军也是因此而死。
太祖皇帝离世后朱允炆虽然顺利继位,可有真才实学的能臣基本上都被朱元璋屠杀干净,于是给了朱棣钻空子的机会。归根结底,朱棣能够成功造反,主要是建文帝手中无可用之臣。
所以朱棣能够夺取皇权,朱元璋才是最大的促进者,如果朱元璋没有屠尽权臣,朱棣是断然不敢造反的,且朱元璋手下的武将各个都久经沙场,燕王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可若朱元璋没有诛杀权臣,大明王朝也很有可能易手,甚至不再是朱家人的天下。朱允炆在朝廷中没有太大威信,无法驾驭朝廷百官,觊觎皇帝宝座的大臣不在少数。如果不杀他们,觊觎皇位的大臣日后就会成为朱允炆的心腹大。倘若这些朝臣对皇位动了歪心思,朱允炆绝对招架不住大臣们的造反。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并不是没有考虑朱棣造反的可能,只是若朱棣造反,这也只是朱家人的内斗,最终天下依然还是朱家的。但是若朝中大臣造反,皇帝之位就很可能不属于朱家。朱元璋虽然厌恶朱棣,但虎父不食子,朱元璋并不忍心杀了他,所以杀权臣留朱棣是朱元璋的折中之策。
二、朱元璋有多厌恶朱棣?
若朱元璋把太子之位留给朱棣,不就可以免除天下大乱了吗?朱元璋到底有多厌恶朱棣,才把自己的皇位交给了自己的孙子而不给朱棣呢?
相传早年间,朱元璋带领百官观看刚刚建好的南京城楼,众百官看罢无不赞美城楼的高大雄壮,但这时朱棣提出了疑问,如果在一旁的紫金山上架上一门大炮,攻破南京岂不是易如反掌?
大臣们无不惊叹朱棣的远见,朱元璋把朱棣召到身边,手中拿了一个橘子,仔细剥好后递给了朱棣。朱棣很是欣喜,当他把这件事告诉母亲的时候,其母大惊,命朱棣赶紧回到自己的封地北京去。
原来朱元璋把剥好的橘子给了朱棣,意思是朱棣在参观南京城楼的时候触怒了他,想要剥了朱棣的皮。这可把朱棣吓坏了,第二天就谎称自己在北京有急事处理赶紧回去了。可见朱元璋对自己的小儿子朱棣是十分反感的,甚至不惜以这种方式恐吓朱棣。
三、整治藩王引大乱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这其中北方的王侯势力非常强大,又以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的势力最为庞大。建文帝即位后,非常担心各地藩王的势力会威胁到自己,于是与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几经周折后周王、代王、齐王等藩王都被朱允炆削为庶民,唯有朱棣手握重兵令他难以下手。
于是建文帝以边防为由将燕王朱棣的军队调离至边疆地区,准备削除燕王。最终消息败露,燕王起兵,史称“靖难之变”。
朱棣的军队不久攻破扬州,可这时建文帝才开始有所动作。朱允炆组织军队还击,打败了燕军,迫使朱棣想要议和北还。就在这时朱高煦带兵前来支援,一时间士气大振,燕王朱棣一举攻下了南京。
纵使朱元璋杀掉了无数的朝廷将士,但建文帝的军队依然有机会打败朱棣的燕军。倘若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士还活着,朱棣是断然不可能起兵成功的。
南京陷落后,朱棣称帝,诛杀掉帮助建文帝削藩的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和他们的亲信,甚至屠杀了他们家乡的乡邻。同年九月,明成主论功赏赐帮助自己推翻建文帝的众将士。
四、总结
明朝时期,朱棣能够起兵造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为了能够顺利让朱允炆继位,诛杀权臣,这才使得朱棣有了篡夺皇位的机会。年幼的朱允炆实力薄弱,如果没有朱元璋帮助朱允炆扫除各个势力,即使避免了朱棣篡权,也会使朱允炆面临更大的敌人,而朱家大权则会危在旦夕。
朱允炆削弱其他藩王,也为朱棣的统治提供了便利。朱棣即位后,继续削弱藩王势力。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五次征讨蒙古使得国土面积大幅度扩大,将国家的都城迁移至北京,并且疏通京杭大运河,修建北京的紫禁城。这些措施使得成祖皇帝在位时,明朝经济一片繁荣,史称“永乐盛世”。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