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的俄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有着相似的命运和处境,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是如何改造成应该具备优秀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社会的?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过程非常的艰难。
农奴制改革是以沙皇为首的上层开始实施的,这决定了俄国的资本主义之路走的不会很彻底,也不会像英美法那样经过议会的长期博弈形成一套吵得很凶但是打不起来的议会民制。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废除一个制度的最好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所以带着怜悯下等人和自我陶醉情绪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完全行不通的。
总的来说,一个畸形的社会差升不了进行改革保持改革成果的领导层,因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是非常危险的,但巨大变革的国内因素是相对缺乏的。
沙皇对于自身实力的严重不足,导致了俄国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几场战争中打了败仗,让剧烈改革成为了可能。
被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也被打上了好勇斗恶的标签,但事实上,沙皇俄国的形成从来都不是靠征服完成的。沙皇俄国之所以有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是完全靠对周围各个公国的政治交易和联姻达成的,从十九世纪初期反对拿破仑的战争,到1941年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接近200年的时间里,沙俄从来都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态势,当然因为俄国实在是太幸运了,大战基本都赢了下来,这让沙俄贵族对自身民族战斗能力实在是过度自负,这种自负只能在国际争端中让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这样的沙俄社会,有能力领导革命的只有无产阶级,在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相似的一点事,工人阶级对于自身力量有着清楚的认识,革命热情也非常的高涨。他们乘着1905年俄国社会刮起的现代化风潮,不满情绪极具爆发。爆发的点,就是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惨败,这使得俄国下层对于上层的抵制加剧,在没有设定一个特殊的领导阶层的情况下,彼得堡市民走上街头,和平的表达社会改革的诉求,这本是一个很正常的民主社会的程序,但是封建的尼古拉二世却不这么想,他选择用子弹作为对彼得堡市民的回应,很明显这引起了各阶层的强烈反抗,他们抬着遇难者去皇宫逼问尼古拉二世,革命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情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文来自“心吃心”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