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海量”的驾驶员认为:我喝了酒之后很清醒,为什么不准我开车?也有驾驶员很“委屈”地表示:我昨晚喝的酒,今天开车为什么也要被查?
先给大家看两个案例吧。
案例一:前晚喝半斤 差点儿达“醉驾”标准
一般情况下,交警在上午查到的酒驾,绝大部分都是隔夜酒造成的。
前不久的一个早高峰,交警拦下一辆路口变道的轿车,司机下车后一身酒气,交警随即对其进行酒精检测,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为75mg/100ml,差一点就达到醉酒驾驶的标准。
难道这名司机有一大早喝酒的习惯?交警询问后得知,司机是前一晚和朋友聚餐的,喝了近半斤白酒,他以为睡一觉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是酒驾。
教训:喝酒之后,至少12小时内不能开车,如果喝得多,至少要等到24小时之后才能开车。
那么,到底喝酒之后多久才能开车?
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变化来看,正常人喝一杯200毫升的啤酒后,酒精浓度即可达到20mg/100ml的酒驾标准。
如果喝了3两低度白酒或2瓶啤酒,酒精浓度可达80mg/100ml的醉驾标准。当然,个人体质不同,这个数字可能略有差异。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饮酒后大约10分钟,酒精就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就达到最高峰。
人体对酒精的代谢则比吸收要缓慢得多,首先酒精会被血液运送到肝脏,酒精中的乙醇在这里被转化成乙醛,然后再慢慢转化为乙酸,这时才能经过分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如果只饮一杯啤酒或饮一杯红酒,至少要经过6个小时的代谢,才能再开车;而如果是饮了低度白酒3两以上,考虑到个体和环境等差异,至少要经过20到24小时才能开车。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喝完酒过多长时间酒精才能挥发干净,并没有一个固定数值。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根据个体差异,有的代谢时间长的可能要超过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
需要强调的是,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会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人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逃避酒驾误区:狂喝水、嚼口香糖能降低酒精含量?
有些酒驾司机,看到交警会喝水、嚼口香糖,想让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测酒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受测者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肺部的气体,不会因为喝几口水就能冲淡。
来源:品长顺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