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职名称跟今天差异很大,很多官职都望文生义都是对的。但是也有与今天相差很大的,有很多很厉害的官职听起来很弱,也有很多听起来很强的官职其实是个小官。也有很多官职听起来不想是个官,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郎中这个古代官职。
提起“郎中”,大家想到的是什么?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古代的医生,实际上,将“郎中”作为医生的说法,是宋朝以后的习惯。郎中在古代是真正的官名,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至宋代,北方称医生为大夫,南方则以郎中为对医生的敬称。
我们都知道明清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而郎中是六部中的下属官员。尚书等于部长,侍郎等于副部长,而郎中,等于各司的司长。
郎中的确不是什么高官,五品官而已,相当于正厅级。可是我们知道,官的级别高低不重要,位置才重要。如果位置选的好,小官也有大权力。也就是县官不如现管的由来。
由于郎中位于中央,而且大多数有直属的业务,相当于管着某一方面全国的业务。很多重要的郎中,比地方的巡抚还牛!
比如“吏部文选司郎中”,管着全国官员的选拔,让谁升谁就升,而吏部考功司郎中,管着全国官员的政绩考核,让谁死谁就死,你说牛不牛?
还比如兵部武选司郎中,管着全国武将的人事选拔。兵部职方司郎中,相当于全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你说权力大不大?
所以,在历史中看到“郎中”这个词,不要简单的以为人家是个医生哦。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