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黄金达摩 24k黄金达摩变黑

在国内,靠吃解决不了的入侵物种,清道夫肯定要占一个席位,它靠着坚硬的外壳,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苦不堪言的肉质,让吃货们甘拜下风。

清道夫算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入侵物种了,在我国南方已经泛滥成灾,尤其是对吃有独到见解的广东,都只能靠捕杀来控制。

它在中国的泛滥,需要我们深思,更需要我们去有效控制。同时,它也从“老家”南美洲出来,接连祸害了几十个国家。

可是,有一个神奇的国家除外,这个国家的人,凭靠一张嘴不断地吃,就把清道夫收拾得服服帖帖。

清道夫是何方神圣?

清道夫,甲鲇科下口鲇属的动物,俗称“垃圾鱼、吸盘鱼、琵琶鼠”,普通的清道夫,体披黑色花纹,具有观赏性,原产于南美洲淡水流域的土著鱼类。

后来,经过培育,出现了24K黄金达摩-金橡胶异型、国王迷宫-L66、熊猫异型等十分漂亮的观赏鱼。

再经过商人的包装宣传,清道夫的名号就此打响。起初,各国引进清道夫,是听说它的嘴就像吸尘器,若是把它放在水族箱内,可以快速清理鱼粪、藻类等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既然能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很多水族馆在没有认清清道夫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把清道夫从南美引进,免费的劳动力,自然深受青睐。

最开始,确实如此,清道夫适应力强,所到之处,青苔藻类,来者不拒,甚至被它蹭过的玻璃都明晃晃的,大家看到它的功劳,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人们发现,清道夫生长速度非常快,当它们吃完浮藻后,由于食量巨大,没食物时,就开始对其它观赏鱼下嘴了。

清道夫仗着全身粗糙的骨板,让其它鱼类完全无招架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鱼卵或幼苗被清道夫扫荡。据研究,一条成年的清道夫,一天就能吃掉3000~5000粒鱼卵,或吞下上百只鱼苗。

其它鱼类打不过清道夫,还容易受伤,这时,清道夫还会勤劳地去舔吸其它鱼类的伤口,以为是疗伤,实际是“种草”,最后造成死亡,好方便清道夫食用。

时间久了,原本种类繁多的水族箱内,就剩下孤零零的清道夫独自游荡了。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清道夫是“观赏鱼杀手”啊!既然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人们只能“过河拆桥”了。

当清道夫获得自由时,就好比“鱼入大海”,仗着自己独特的生物特性,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清道夫在国内的现状

我国也是引进清道夫的早期国家,由于清道夫的“老家”属于热带气候和弱酸水质,我国能匹配的只有南方(北方为弱碱水质),因此,清道夫几乎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流域。

作为敢吃、敢闯、敢拼的广东人,几乎没有动物能活着逃出去,我打心底佩服。可清道夫的到来,硬生生给广东人上了一课(我们后面讲)。发展至今,广东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十分适合清道夫生存,因此,广东是国内清道夫泛滥的重灾区

根据渔业资源调查显示,在珠江流域广州段,清道夫在2015年前肆意繁殖,在此后三年里,数量逐年上升,并迅速蔓延到广东的西江、北江、鉴江等主要水系。

尤其广东湛江赤坎水库最明显,这里原本水草丰美,生态良好,是鱼儿的理想天堂,但随着清道夫每天吃掉大量的鱼卵,这里的鱼类数量急剧下降。

从2015年起,管理部门不得不对清道夫“下手”。就算每年捕杀数量高达10万斤,可仍有7万斤清道夫在水库中作恶。

至此,由广东辐射到广西部分流域,清道夫已经泛滥成灾了。

清道夫是如何在中国泛滥的?

人们向来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更何况是名字霸气的清道夫,作为免费的清洁工,是家家必备的“鱼屎达人”,自然很乐意引进它。

但引进过后,清道夫却在河道中泛滥了,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人们认识不足

的确,幼年的清道夫是清理藻类的高手,可它们生长速度快,成年后就变得挑剔了。当藻类、饲料、鱼苗和鱼卵摆在面前时,清道夫突然觉得藻类怎么不香了。

据研究,成年的清道夫最爱吃鱼苗,其次是鱼卵,然后是饲料,藻类已经被嫌弃了。即便如此,人们对清道夫仍然持追捧的态度。

第二:可以随意买卖

即便现在,走访广州各地的鸟鱼虫市场,比如清平、赤沙、棠下等农贸综合市场,都能看见买卖清道夫的身影。由于生活压力大,谁都想偷懒,清道夫仍然是水族箱的“高端清洁工”。殊不知,抱着侥幸心理的人们,后期厌烦了清道夫以后,偷偷放生的后果有多严重。

第三:人们随意放生

遭人唾弃的清道夫,部分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的人们,把清道夫扔进马桶,随意丢入臭水沟,任意扔在河道,这对于清道夫来说,这才是幸福日子的开始。

第四:清道夫不好吃

在研究吃的方面,广东人颇有心得,可清道夫却给广东人上了一课。

由于清道夫一身硬骨,坚硬的外壳,让人们改刀和宰杀较麻烦,好不容易打理好,可一条500g的清道夫,光骨头就占据400g左右,剩下的100g才是鱼肉

肉少可以忍,但清道夫吃的食物很杂,肉质粗糙,口感很柴,一股浓重的土腥味,让众人很难下咽。

难以下咽也可以硬着头皮吃,但关键的一点在于,清道夫身上携带有大量重金属和寄生虫,即使高温也很难杀死。人们吃,并不是盲目地吃,进食的原则,是需要建立在生命安全基础上的,看来,这清道夫确实要少吃。

第五:清道夫没有天敌

坚硬的外壳是清道夫抵抗天敌的天然屏障,在我国的河流中,鲶鱼和黑鱼是“鱼类杀手”,它们的存在,有效控制了其它鱼类的泛滥。

可清道夫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衡,它们适应力强,繁殖能力强,其它鱼类产卵在河底或石面上,可清道夫喜欢打洞产卵

它们一次产卵在800枚左右,由于藏在洞中,很少被破坏,存活率和孵化率又高,到了幼年时,就开始抢食其它鱼类的水草和饲料,到成年时,就长期潜在河底对着其它鱼卵大快朵颐,还时不时追着鱼苗大口吞食。鲶鱼和黑鱼也会攻击它们,奈何啃不动,只能怏怏离去。

这意味着,清道夫从产卵开始到成年,几乎没有天敌。随着它的生长,也对食物有优先等级,吃完鱼苗吃鱼卵,抢完饲料抢水藻,再不济,啃食其它鱼类的尸体,它在中国的流域里,根本不愁吃。

第六:法律法规缺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现并没有专门针对控制外来物种的相关法律,也没有专门阻止放生外来物种的法规,只有某一物种泛滥后的严正通知。

综上所述,清道夫就在中国泛滥了。

清道夫在其它国家的现状

在南美洲,清道夫是水獭和美洲鳄的日常小零食,它在老家的日子如履薄冰。当它入侵中国、美国、南非、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泛滥后,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众多国家中,包含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都拿清道夫没办法,唯独印度把清道夫拿捏得很到位。在进食清道夫的方面,国内吃货们自愧不如。

印度人为什么爱吃清道夫?更多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影响。

印度多达100多个民族,人口高于3000万的就有10个,如果要想研究人种,不妨去印度,因为这里是“人种博物馆”。

公元前1500年,随着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在这里站稳脚跟后,印度成了雅利安人的天下。雅利安人压榨当地土著,建立了漫长的种姓制度,他们根据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教义,建立了四大种姓,由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一个不被认可的“第五种姓”——低层贱民。

在这个种姓制度里,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是白人,他们是主子,首陀罗是奴才,低层贱民连奴才都不如,低层的人只能生死安天命,求生靠本能

这些底层人员想活命,只要能填饱肚子,他们都来者不拒。虽然在1950年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经过上千年的洗礼,种姓制度的余毒是挥之不去的。在不同人种之间,仍然保持着相应的规矩行事。

不过,他们也有原则,一切都源于被他们视为“母亲”的恒河。

恒河印地语称为Ganga,译为 “从天堂来”,它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是佛教的起源,是教徒心中的圣河,即使在底层人民的心中,恒河也是不容侵犯的。

他们认为,恒河水可以洗去自己的罪恶,可以让灵魂到达天堂。所以,很多印度人民将死人的骨灰撒入恒河,以便洗去罪恶,直升天堂。但是,婴儿、孕妇、苦修者除外,他们生前的罪恶已经被洗清,他们的尸体可以直接扔进恒河中。

恒河中有专门吃食腐肉的鲶鱼(恒河鲶),主要为埃及鲶鱼和巨魾,尤其是巨魾,它是恒河中的“食人鲶”,它们群体行动,会抢食恒河中的遗体,而印度人民,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他们很少吃这两种鲶鱼。

在印度人的信仰中,不光要扔遗体到恒河中,还要将特殊的生活垃圾,牛的粪便,人体排泄物等扔进恒河中,这条河发展至今,早已变成污染的重灾区。而这些鲶鱼体型庞大,动不动就是2~3米长,百公斤重,体内堆积的大量有毒物质也让印度人很少吃它们。

而作为外来物种的清道夫就没这么幸运了,印度的气候,配上恒河的环境,对于“清洁小能手”清道夫来说,简直是天堂。很显然,它靠自身魅力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清道夫只是“艺名”,它的学名叫“多辐翼甲鲶”,呀!是鲶鱼,这对底层的印度人民来说,清道夫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啊!

在印度,牛是“圣物”,他们不能吃牛肉,同时还要把牛屎牛尿当作“圣品”处理。恒河鲶也不能吃,当食物匮乏时,就只能找清道夫充饥了。

而清道夫最长不过30cm,最重不过1.5kg,即使它也吃腐肉,但它体型小,毒素自然累计得少,食用起来比较放心。即使被毒倒,还有“圣品”救急,印度人民表示,不要慌,稳得住。

神奇的印度人民居然征服了清道夫,“高端的食材”,直接放在火堆里烧着吃,吃腻了“火烧鱼”后,放架子上烤,配上咖喱嚼,放入油锅炸,放入铁锅炖,他们吃的嘎嘣脆,津津有味。

恒河中的动物早已练就百毒不侵,恒河鲶即使泛滥,但人家有宗教信仰加持,不能轻易触碰。而半道泛滥的清道夫,即使它也百毒不侵,不过它扛不住“善于解毒”的印度人。

中国该怎么控制清道夫?

第一:立法并加强宣传

农业农村部颁布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明确禁止放流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其中就包括外来物种。

但也要建立外来物种交易和规范放生的相关要求,加强外来物种的科普宣传,让人们知晓放生或处理不当的严重性,并建立保护生态的意识,用强制手段来管控。

第二:调动捕捞积极性

政府应该组织人员,加大捕捞力度,比如以财政补贴计件的方式,捕捞一条奖励1元,除此之外,将误工费,捕捞费等费用一并纳入,只要调动渔民捕捞的积极性,相信大家都不会随意放生。

第三:探索商业化道路

人类不宜食用清道夫,但一些动物可能会喜欢它,人们可以将清道夫研磨成鱼粉,走商业化道路,只要开拓了市场,相信会有更多人捕捞清道夫赚钱。

总的来说

任何物种都有自己栖息的理想环境,清道夫本是南美洲的土著鱼类,在南美,它有水獭和美洲鳄两个天敌控制,不至于泛滥,当它云游各国时,少了天敌的约束,泛滥是自然的

大自然讲究万物共生,生态平衡,一切泛滥的根本都源于人类,比如澳洲泛滥的野兔、骆驼、狐狸等,都是引进的外来物种,比如我国泛滥的清道夫、福寿螺等,也是外来的。

如果我们不去引进,就没有泛滥一说,事在人为,希望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和谐共生。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7116.html

上一篇 2023-01-02 06:03:40
下一篇 2023-01-02 05:52:54

相关推荐

  • 手机为什么要用黄金作为触点呢

    早就听说电子元件里含有黄金,但是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确,有很多的金属或者合金的颜色和黄金的颜色相当,一般的人还真不能准确判断到底是不是黄金。图一黄金确实在很多的电子元件中存在,最常见的就属电路板了。图二图三另外最常用的手机卡表面也是镀了金的:图四其实许多

    2023-05-08 09:00:01
    420
  • 什么旧手机有黄金回收

    最近几年,贵屿镇的电子拆解行业进行了一轮洗盘,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他们找到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那么中国“电子垃圾第一镇”是如何“脱胎换骨”的呢?曾经的贵屿有多“可怕”?贵屿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中国“电子垃圾第一镇”的?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循环经

    2023-04-11 08:30:02
    186
  • 手机什么地方有黄金

    有一句话叫“全国智能手机看广东,广东手机看东莞”,确实,作为国内真正的“手机之乡”,东莞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能看到vivo、oppo的广告牌,而且在东莞从事智能手机维修、销售、生产的人员也不下20万。不仅如此,东莞还容纳了华为、诺基亚、vivo和oppo等多家大型手机厂商,每

    2023-04-05 01:30:03
    287
  • 什么样的手机里有黄金元素

    昨日(9月11日)凌晨1点,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如期举行。在本次发布会上,苹果给我们带来了10.2英寸iPad、AppleWatchSeries5以及全新的iPhone。当然,大家最期待的肯定是iPhone,那么制造一部手机,需要用到多少矿产,我们今天来揭秘!​(一图流)手机拆解大家可能看过不少,

    2023-04-01 05:00:02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