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高分初恋电影榜上有名,同样是拥有着大批影迷,一个讲述的是少年爱情的萌发,一个讲述的是从相识到相伴一生的爱情童话;一个是在豆瓣上被231万人标记看过、并且取得9.1分的《怦然心动》,另一个是被74万人标记看过、豆瓣评分8.5的《恋恋笔记本》。但我不得不说,除了在贡献美轮美奂的画面这一点上,其他各方面的《恋恋笔记本》完全被《怦然心动》碾压得体无完肤。
说到底,电影是用技术展现故事,故事又来带动观众的情绪。以上两部电影在技术的使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恋恋笔记本》的缺陷主要在叙事上,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文章中探讨过,所以此处不再赘述。今天我想要分享的,是《怦然心动》在技术上的高光之处。
双视角
《怦然心动》的故事线十分简单,小女孩朱莉对邻居布莱斯一见钟情,随着年龄增长,朱莉逐渐开始审视并思考自己的这份情感,布莱斯也由抗拒到被吸引,美好的爱情或许将以此为开端。
两个小孩子的剧情基本上都是平凡日常生活故事,缺乏那种惊天动地、“冬雷阵阵夏雨雪”的抓马剧情,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毕竟豆瓣9.2不是一个容易得到的分数。
让剧情变得有趣的,首先是电影采取了双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常听的爱情故事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版本,而这个故事不一样,它一直都有两个版本——男主角一个,女主角一个,这是它十分不寻常的地方。
同样的一件事,在两个人的眼中有着不一样的含义,这让两个人对对方的认识与彼此的关系造成了误解,也让剧情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
这种情景,在此之前是很少在电影当中被细腻描写过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男女的认知本来就有所不同,更何况在小的时候,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成长得更快,思想相对更成熟,这也就造就了两者之间的理解隔阂。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或许便是对这种情况的调侃。但这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在真实生活中,这是一定会出现的景象。
叙事
这部电影讲述的初恋模式,完全可以当做恋爱教科书一样存在。
对于朱莉来说,她的爱情观是由爱他的皮囊到审视这个人的一切;对于布莱斯,则是学会在爱情中由胆小怯懦到勇敢直面真实的自己。
朱莉懂得欣赏美,也热爱思考,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理解父母,理解他人,并且会为父母承担责任。人格魅力不仅让布莱斯的外公对她大为赞赏,视为朋友,同时也让布莱斯学会反省自我,审视环境,勇敢地成长了,并且承认了自己对朱莉的感情。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者会羡慕朱莉,有像布莱斯这样可爱的青梅竹马;结束的时候我们又会对布莱斯羡慕不已,这么美好的朱莉,居然让他遇上了。
正如这部电影最出圈的那句台词所述: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朱莉就是如彩虹般美好的人物。
这句经典台词也会对未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形成一种误会,他们会误以为电影主题是遇见一个像彩虹一样美好的人,就会有美好爱情。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向我们传达一种理念:爱情绝不能以盲目与偏见为开端,而是要融入种种生活的智慧,学会思考生活,学会认清他人,才能深刻感受到爱的魅力。
意象与镜头语言
无花果树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意象。朱莉就是从无花果树上体悟到了,在高处看待事物的美好,同时因此被父亲点拨看待问题要看整体,整体大于全部。
也是这棵无花果树,让朱莉感受到了失去的痛苦,也意识到布莱斯并非是她心中想象的那个形象。
实话实说,之前的布莱斯,确实配不上朱莉。但前来栽种无花果树的布莱斯,是成长之后的布莱斯,这个时候的两人,确实有谈一谈的必要。
可以看出之前的布莱斯也并非是完全不懂朱莉,否则他便不会带来这株无花果树,说明在他心中,他一直能意识到这棵无花果树对朱莉来说多么重要,而布莱斯之前,缺得便是勇敢承认自己内心的勇气。
但是猜来猜去,总是会产生很多谜题。在这棵无花果旁,两个人总算开启了第一次正式交谈。这之后的故事哪怕没有被讲述,我们也知道,会由两个故事发展剧情线并成一条。
电影最后的一个镜头是从两个人身上逐渐拉开,拍向了远方的天空——并不是俯拍两人的角度,而是从高处望向远方的视角。这正是之前朱莉坐在那棵高大的无花果树上眺望远方的视角。这个视角回来了,暗示着朱莉心中的那棵无花果树也回来了。
原来怦然心动,不仅仅只是因为对方那双美丽的眼睛,还需要能并肩坐在无花果树上相通的心。
本文来自“无人街七号”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