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地图 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图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每个时代、每个领域

都有自己的

“王”

喜马拉雅山脉

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

山界之王

它不仅拥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雪峰群

(请横屏观看,喜马拉雅山脉;摄影师@天书&标注@老J)

还拥有

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峡谷群

(请横屏观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摄影师@小风)

更在冰雪之下、峡谷之中

孕育着难以计数的生物物种

堪称生命的乐土

(珠峰东坡嘎玛沟高山植被带;摄影师@南卡)

是谁创造了喜马拉雅?

它又凭什么成为山界之王?

01

王的诞生

数十亿年来

地表岩石圈板块

分分合合、聚散不断

而它们每一次汇聚

在陆地上都伴随着线状山脉的相对隆升

于是

一代又一代的山脉拔地而起

各领风骚数千万年

而最近的2亿年来

地球上规模最宏大的板块汇聚

当属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全球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即由此而来

(2亿年来的地球板块运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时间目前仍存争议,主要限定在6500-5500万年前;动画制作@陈随/星球研究所)

短兵相接之处

岩层褶皱、断裂、堆叠不断

水平方向上大量缩短

垂直方向上剧烈增厚

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应运而生

这便是喜马拉雅山脉

(请横屏观看,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图;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至今

山脉主脊平均海拔超过6000m

全球14座8000m级独立山峰中的10座位列于此

169座7000m级独立山峰中的83座

同样被其收入囊中

让其他一众山脉望尘莫及

(请横屏观看,7000m以上独立山峰归属;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其中

即将迎来新高度的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

如同“王的代言人”

格外引人瞩目

(珠峰,全新的测量或将刷新其高度;摄影师@小风)

其周围还环绕着

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

(下图左侧山峰为洛子峰,右侧为珠峰;摄影师@杨建)

世界第五高峰

马卡鲁峰

(马卡鲁峰;摄影师@陆雨春)

以及世界第六高峰

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摄影师@小风)

它们共同组成了世界最高山峰群

可谓群星闪耀

(珠峰及周围群峰;摄影师@行影不离)

珠峰

以东、以西120-125km处

世界第三高峰

海拔8586m的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是世界上位置最靠东的8000m级山峰;摄影师@行影不离)

和世界第十四高峰

海拔8027m的希夏邦马峰

比肩而立

(希夏邦马峰;摄影师@小风)

希夏邦马峰以西

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

(马纳斯鲁峰;摄影师@天书)

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

(安纳普尔纳I峰;摄影师@天书)

以及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

在230km范围内

依次排列

(道拉吉里峰东北坡面,G219国道老仲巴县城视角;摄影师@天书)

这9座8000m级独立山峰都集中于主脊中段

余下的一座是第九高峰

南迦·帕尔巴特峰

它海拔8125m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西端

属巴控克什米尔

(南迦帕尔巴特峰;摄影师@天书)

8000m以下

如7952m的格重康峰

(格重康峰,最高的7000m级山峰;摄影师@陆雨春)

7782m的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摄影师@小风)

7538m的库拉岗日

(库拉岗日及卡若疆峰;摄影师@小风)

7756m的卡美特峰

都风姿绰约

(卡美特峰;摄影师@天书)

此外

还有为数众多的6000m级高峰

它们许多甚至没有名字

但若放到其他任何地方

都足以让人顶礼膜拜

(阿玛达布拉姆峰,6814m;摄影师@天书)

可以说

从此一代新人胜旧人

山界诞生了全新的王

又无时无刻

不在展露自己的威严

02

王的威严

这威严源于其无可匹敌的

绝对高度

垂直方向上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

至4500-5000m以上

年均温度已降至0°C以下

珠峰峰顶甚至会出现-50°C以下的极限温度

于是

无数极高山上

冰雪经年不化,累积形成冰川

从而孕育出令人瞩目的低纬度冰川群

(从太空拍摄的不丹与中国边界处冰川群;图片源自@NASA)

它们就如同

“王的皇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珠穆朗卓峰;摄影师@李健)

因为那里

不仅温度极低

氧气也十分稀薄

似乎要将一切生命体都拦截在外

(大气氧分压随高度变化示意;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而冰川本身更是危险重重

一个冷酷的生命禁区

就此诞生

水平方向上

连绵高耸的山脉

仿佛N倍升级的“绝境长城”

天然地阻隔着南北生命的往来

只允许极少数候鸟飞越

(喜马拉雅冬季候鸟飞跃;摄影师@胡澍)

不止于此

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还使南北两翼的环境都大相径庭

每年夏天

从印度洋裹挟大量水汽的

南亚季风都呼啸北上

但平均海拔超过6000m的喜马拉雅山脉主脊

水汽分子难以逾越的屏障

随着气流被迫抬升

它们终将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大量降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翼

(喜马拉雅山地降水形成示意;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当气流好不容易越过主脊来到北翼时

水汽已然所剩无几

降水量也大幅度下降

仿佛一线便划分出

一干一湿两个世界

(喜马拉雅山脉7月降水量分布示意;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受此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南翼可孕育出

茂密的森林

(喜马拉雅山脉南翼森林繁茂,远处山峰为鱼尾峰;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北坡山地

多以草原、草甸覆盖地表

(纳木那尼峰北坡草原;摄影师@孙岩)

其中

喜马拉雅中段主脊海拔最高

屏障作用最为明显

连冰川的类型都受此影响

其南坡

固体降水多、雪线低

主要发育海洋型冰川

冰川运动迅速、多冰碛、多裂缝

(珠峰南坡昆布冰川;摄影师@刘磊)

北坡补给较少

则发育亚大陆型冰川

冰川运动速度相对较缓

却更为纯净

(喜马拉雅北坡冰川;摄影师@李珩)

冬季

屏障的作用同样存在

此时

盛行于中纬度的西风南移

受青藏高原阻挡被迫分流

其中一支绕行喜马拉雅南翼

(青藏高原冬季西风分流示意;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降水被截留在

喜马拉雅山脉西南一侧

靠北的青藏高原一侧同样降水稀少

(喜马拉雅山脉1月降水量分布示意;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无论夏、冬

喜马拉雅山脉的屏障作用

都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上演

如同一道巨型封锁线

彰显着王的威严与决绝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北环境对比;图片源自@NASA)

值得注意的是

印度板块还在持续向北推移

山体岩层还将继续缩短

问题也随之而来

喜马拉雅山脉是否会持续长高?

持续长高的山脉是否会越发冷酷?

不可否认

喜马拉雅山脉还有继续长高的可能

但这种增长不是无限制的

因为

最厉害的王也有敌人

它们将从各个角度出发

攻击王的身体、改变王的模样

03

王的敌人

对于喜马拉雅这样海拔高度的山脉而言

阳光、风、冰川、流水、生物等

一切与之相接触的外力

都是它的敌人

它们总是在持续不断地风化剥蚀山体

数千万年来

喜马拉雅山区岩层

持续抬升约20-25km

其中

至少有厚达12km的岩层被剥蚀移除

正是有了外力的对抗

王的身体才没有增长到更加可怕的高度

(山地隆升及剥蚀示意,该图仅为简化模型,未加入地层变形效果;制图@郑伯容&云舞空城/星球研究所)

但是

外力对山体的破坏并不均衡

冰川与河流的剥蚀力量远超其他

它们将进一步重塑王的模样

高山之上

流动的冰川是绝对的主力

它们

或覆于山顶

(岛峰冰川;摄影师@曲子华)

或在山间蜿蜒

往往开山劈石

无往不利

(下巴伦冰川与上朗冰川汇合;摄影师@陈剑峰)

留下的

尖峰

更像是在彰显自身的战力

(玛纳卓峰;摄影师@南卡)

冰川之下

流水开始接力

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翼

地势陡、降水多

流水的破坏力更是发挥到极致

山间大小沟谷就是证据

(喜马拉雅东段南坡沟谷;图片源自@NASA)

雅鲁藏布江更是典型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东念青唐古拉山

形成开口向南的喇叭口

使得暖湿气流汇聚、降水陡增

大大增加了河流的溯源侵蚀能力

随着时间流逝

喇叭口中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切穿山体

不仅塑造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更袭夺雅鲁藏布江为其源头

跻身世界级大河行列

(请横屏观看,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摄影师@仇梦晗)

许多原本限于喜马拉雅南翼的河流

在大量降水的助力下

也纷纷效仿

竭力切穿山脉

再加上那些形成早于山脉隆升的河流

随着山体隆升不断下切

形成深切河谷

最终

数十条河流都在南北方向上

贯穿了喜马拉雅主脊线

(喜马拉雅山脉水系分布示意;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包括在西端

划分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的

印度河

(印度河,其上源头为森格藏布,也称狮泉河;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以及

将喜马拉雅山脉

划分为东、中、西三段的

亚东河

(亚东河,也称康布麻曲、春丕河;摄影师@谢洪)

马甲藏布

(马甲藏布,也称孔雀河;摄影师@向文军)

此外

东段的

西霞巴曲、娘曲、洛扎曲

中段的

朋曲、麻章藏布、吉隆藏布

西段的

朗钦藏布、甲扎岗噶河等诸多河谷

都是切割深度超过2000-3000m的深切峡谷

(波曲,上游即麻章藏布;摄影师@杨建)

由此

喜马拉雅山脉

不仅拥有地球上最为深切的峡谷群

更为水汽北上提供了通道

再加上更多中等切割的大小沟谷

大大增加了环境的复杂程度

反而在一高一低之间

塑造了王的怀抱

使其成为生命的乐园

04

王的怀抱

整体而言

喜马拉雅山脉南翼

纬度低、基带海拔低

加上南亚暖湿气流的滋润

从而孕育出

从低山热带季风雨林到高山冰雪带在内的

完整的热带季风山地垂直自然带

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丛林到极地的

世界气候全貌

(喜马拉雅南翼垂直自然分布示意;喜马拉雅南翼有8个自然带,北翼因为基带海拔高,只有4个自然带;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山间满布的沟谷

则让这种垂直分异

不仅出现在山脉整体的坡面上

也出现在具体的每一条沟谷中

它们未必全都完整

但绝对繁茂多样

以吉隆沟为例

从沟谷到山顶

就拥有7个垂直自然带

(吉隆沟;摄影师@马春林)

不同海拔的植被分布

也给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

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以猫科动物为例

从低海拔的

纹猫、云豹、印度花豹、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动物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迁徙,其栖息地也时有交错;摄影师@商睿)

到中山地带的

丛林猫、金猫、豹猫、金钱豹

(豹猫;摄影师@彭建生)

到亚高山、高山地带的

猞猁、兔狲、雪豹

都在不同的海拔各得其所

堪称“猫科动物博物馆”

(猞猁;摄影师@彭建生)

不止于此

纵横交错的沟谷

也成为了动植物们扩散的

“生态廊道”

既能独自演化、又能彼此交流

尤以贯穿南北的沟谷

可以连通不同的区系而成为关键一环

从而使喜马拉雅山区

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不仅物种总量庞大

还有众多特有种

(请横屏观看,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热点地区既意味当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意味该地原始植被大量丧失,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制图@陈景逸&陈随/星球研究所)

其中

高等植物估计超过10000种

特有种数量近1/3

因开花植物难以计数

如蔷薇科、兰科、菊科、豆科

杜鹃、罂粟、龙胆、银莲、鸢尾、紫堇

报春花、虎耳草、火绒草等等

遍布喜马拉雅山区

而被世人称为

“世界园艺的最大宝库”

(左列分布为多刺绿绒蒿、塔黄、康顺绿绒蒿,摄影师@Kalavinka;右列分布为云状雪兔子、拟耧斗菜、喜马拉雅岩梅[黄花型],摄影师@彭建生)

动物种类同样丰富

有记载的哺乳动物达300多种

鸟类接近1000种

爬行动物达175种

两栖动物达105种

(喜马拉雅长尾叶猴;摄影师@刘璐)

特殊环境

也孕育了特殊的文明

而一条条或深切或宽阔的沟谷

就是文明的家园

在北翼西藏境内

雅鲁藏布江

及其支流年楚河、雅砻河等谷地

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

雅砻河谷泽当镇东郊的一座小山顶上

至今屹立着

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王宫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摄影师@吴燕平)

朗钦藏布贯穿的

札达盆地

则孕育了象雄文明古格文明

(穹窿银城,为古象雄王国都城;摄影师@丁俊豪)

在南翼的千沟万壑中

则生活者着珞巴族、门巴族、藏族

雅鲁藏布人、米佐人、舍尔巴人、利米人

塔鲁人、里普查人、夏尔巴人

登白人、拉达克人等

数十个人类族群

(盛装打扮的藏族人;摄影师@温佐沛)

其中一支散居在

尼泊尔、中国、印度和不丹边境的

夏尔巴人

近年来因为在登山运动中的特殊表现

而被外界所熟知

(夏尔巴高山向导攀登珠峰;摄影师@高承)

这些人类族群

在今天又分别属于中国、巴基斯坦

印度、尼泊尔、不丹5个国家

尼泊尔不丹

几乎全境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是名副其实的山地王国

它们主要的城市

包括首都

都分布在山间的沟谷及盆地中

(群山环绕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摄影师@陈剑峰)

不同族群

又发展出不同的宗教文化

包括佛教、本教、印度教、耆那教

以及由佛教和本教融合而成的藏传佛教

但无一例外

都对雪山充满了信仰

(冈仁波齐峰,并非属于喜马拉雅山脉,却是喜马拉雅山脉两侧起源的宗教共同认定的神山;摄影师@向文军)

那些贯穿主脊线的沟谷

也就成了南北交流的通道

早在公元7世纪

吉隆河谷

就是尼泊尔通往吐蕃的官道

尼泊尔赤尊公主从这里嫁入吐蕃

大唐使者也曾经此出访印度

(吉隆沟,摄影师@山风)

如今

吉隆河谷

以及其他主要河谷

同样是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中尼友谊大桥,跨越河流为麻章藏布;摄影师@胡澍)

05

朝圣之地

时至今日

对雪山充满“信仰”的人民

不只山脉两侧的居民

而是来自全世界

包括追求极致风光的

摄影师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拍摄洛子峰日出;摄影师@宗京宁)

包括拥有探险精神的

探险者、攀登者

(珠峰攀登;摄影师@韩子君)

也包括为探寻有关这条山脉

从何而来

又将往何处去的

科学家

(摄影师@王强/中科院植物所)

他们不仅登顶雪山之巅

也会莅临峡谷之渊

只为更好地见证

“山界之王”的伟大

可谓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喜马拉雅山脉全图;制图@郑伯容&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 | 风子

图片 | 风沉郁 余宽 谢禹涵

地图 | 陈景逸

设计 | 郑伯容 陈随

审校 | 云舞空城 陈志浩

封面图片摄影师@小风

参考文献:

[1]张立汉主编. 中国山河全书 [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5.06.

[2]王成善. 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地质与大陆古海洋学[M]. 地质出版社, 2005.

[3]许志琴等.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 中国地质,2016,43(01):1-42.

[4]田立德,姚檀栋,余武生,章新平,蒲健辰. 青藏高原水汽输送与冰芯中稳定同位素记录[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2): 145-152.

[5]谢自楚,刘潮海主编. 冰川学导论[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0.07.

[6]胡一鸣,梁健超,金崑,丁志锋,周智鑫,胡慧建,蒋志刚. 喜马拉雅山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J]. 生物多样性,2018,26(02):191-201.

[7]王二七等. 在构造和气候因素制约下的雅鲁藏布江的演化[J]. 第四纪研究,2002(04):365-373.

[8]刘秧. 喜马拉雅区域“通道”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以吉隆河谷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1):153-159.

[9]胡一鸣等.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及其垂直变化[J]. 兽类学报,2014,34(01):28-37.

[10]冀琴. 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8.

[11](美)尼柯尔森著. 喜马拉雅山[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3.04.

[12]http://editors.eol.org/eoearth/wiki/Biological_diversity_in_the_Himalayas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本文来自“等待是无言的情话”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8635.html

上一篇 2023-01-21 02:56:19
下一篇 2023-01-21 02:42:55

相关推荐

  • 美国喜欢中国的什么手机品牌

    IT之家5月17日消息,一份新的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I)报告显示,23000名美国消费者最喜爱的智能手机是三星GalaxyS20Ultra。去年,这一报告的入选机型也是三星,由GalaxyNote10Plus、GalaxyS10Plus和GalaxyS20Plus并列第一。从下面的ACSI报告可以看到,GalaxyS20Ultra获得了8

    2023-05-18 08:00:02
    210
  • 中国什么手机最贵的品牌

    对于国产手机而言,一般售价超过3000元就会有很多消费者觉得定价太高,怀疑其性价比。主要源于iPhone等外国品牌手机的影响,再加上国人对国产手机的信心不足。但各行各业都期待着每年都能达到一个新高度,手机行业亦不甘示弱,首先从价格上就体现出“新高度”,其价格一次又一

    2023-04-27 04:00:01
    197
  • 什么手机没在中国卖过

    说起国内的手机厂商,大家都知道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更远一点,还知道魅族、中兴、联想等。而从全球来看,小米、OPPO、VIVO这三家已经杀进入全球前5,而华为、荣耀、联想进入了全球前10。至于说其它的品牌,很多人都会觉得,销量就也那样,一般般吧。这个品牌就是

    2023-04-20 08:30:03
    323
  • 以前中国用什么手机最多

    一丶尼彩手机出现在2012年的国产手机品牌一尼彩,拥有三年累积销售额超过60亿,如今却惨淡经营;尼彩坐拥全国线下实体店6000余家,如今却荡然无存;曾经喊出了全世界最嚣张的口号,如今却哑然失声。在当时苹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尼彩当时仿照苹果手机,主打低配低价的iPhone4

    2023-04-15 01:30:02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