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坐落在中国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作为北京和中国的象征,为全国和世界人民所瞩目和向往,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天安门历史悠久,关于天安门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朝。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建筑匠师蒯祥。
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世袭工匠。明永乐十五年,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年仅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到北京。他根据皇帝旨意,经过4年努力,在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栋的木构牌楼,这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1457年7月,承天门被大火所焚。
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明末,承天门又被焚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城楼高33.7米,广9间,进深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于是从此以后“天安门”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从天安门这座古老建筑500多年的历史轨迹中可知,天安门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
本文来自“软馨吖”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