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映月江
雍正十三年,工作狂人雍正帝积劳成疾,不幸去世,遗命宝亲王弘历继位,大清王朝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
弘历登基后,改年号为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期间,乾隆平金川,征新疆,自号“十全老人”,带领大清王朝走向辉煌的盛世。
然而,伟绩丰功并未让乾隆流芳百世,反倒是乾隆晚年的一场退位之举,引来后人无数感慨。那么,乾隆为何会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主动退位禅让呢?
01 登基宣言
乾隆的退位,要从他幼年时与祖父康熙的情谊说起。
乾隆自幼便聪慧伶俐,深得祖父康熙的欢心,康熙还专门把小乾隆接到宫中来抚养,祖孙间建立了亲密无比的感情。
康熙皇帝
这段幼年的经历对乾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终乾隆一生,他时时刻刻将康熙作为偶像来看待,一心效法康熙做个千古明君。
因此,当乾隆终于走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后,意气风发的乾隆帝郑重的焚香告天,发出了一句震天动地的宣言:
“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年方二五的乾隆帝不会想到,自己登基时的这句宣言,已为自己的执政生涯埋下的隐患
在乾隆帝之前,爱新觉罗家族从未出现过八十多岁的高寿帝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乾隆的豪迈宣言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
哪知意外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乾隆从母亲那里继承到长寿的好基因,一口气执政了六十年依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成为了清代最长寿的皇帝。
花开花落,转眼间便到了乾隆六十年,乾隆年少时的退位宣言终于成了晚年乾隆绕不开的危机。
02 乾隆退位
俗话说君无戏言,纵使乾隆万般留恋坐了一辈子的皇帝宝座,依然不得不践行自己年少时的诺言。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庄严的宣布立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太子,并为太子赐名颙琰。同时,乾隆决定次年归政,改明年为嘉庆元年。
乾隆皇帝
这场政权的平稳过渡让嘉庆成为最没有争议的皇帝,同时清廷难得的不必一边操办丧事,一边操办新皇登基,因此嘉庆的登基大典举办的格外隆重,可谓普天同庆。
盛典之后,嘉庆本以为他可独掌江山,却发现乾隆竟不肯放弃权力。原来乾隆所谓的退位,不过一场镜花水月的仪式而已。
03 退位生活
代表皇权的玉玺,乾隆牢牢握着不放,逼得嘉庆只得事事向乾隆禀告请示,得到乾隆许可后才能盖章生效。
本该由皇帝居住的养心殿,乾隆也一直占据着不肯搬家。他还以自己常年住惯了养心殿为由,打发嘉庆去住本该是太子居住的毓庆宫。
不过,此时的嘉庆还真比不上太子。康熙时期太子尚能监国,而到了乾隆这里嘉庆不过是个傀儡儿皇帝罢了。
据《清史稿》记载,每当乾隆训政时,嘉庆总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违拗。平日里嘉庆与乾隆一起上朝时,嘉庆也一切都以乾隆的意思为准,“上喜则亦喜,笑则亦笑”
如果乾隆高兴,嘉庆就跟着笑,如果乾隆笑了,嘉庆就跟着笑。察言观色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说嘉庆的傀儡皇帝不好当呀。
嘉庆皇帝
纵然如此,乾隆依旧时刻防着嘉庆夺权。他借口嘉庆经验不足,硬给自己安了个“顾问”的工作,专门负责给嘉庆训政。
除此之外,乾隆还把军国大权和官吏任命权全部牢牢握着手中。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乾隆曾公开对大小官员说:“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乾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有新任命的府道以上高官,都要由乾隆首肯,这些官员上任前,也都是去找乾隆谢恩,根本没嘉庆什么事。
无事可做的嘉庆只得承担起祭祖之类的礼仪性工作,专心做好毫无实权的象征性帝王。
这样如履薄冰的日子,嘉庆过了整整三年,而乾隆的身体也在这三年中每况愈下,渐渐无法再随心所欲的掌控朝政。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忍耐多时的嘉庆终于迎来了一场大爆发,他以雷霆之势在乾隆灵前捉拿了权臣和珅,而后迅速整顿吏治,黜奢崇俭,拿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
大清王朝自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走出乾隆阴影的嘉庆,终于可以独自带领着大清这艘巨轮驶向全新的属于自己的嘉庆时代。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