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和效益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把握它们之间的统一点,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欲速则不达”。应当看到,立足于追求高速度,往往对资源挤榨过甚,整个经济生活没有回旋余地,不恰当的速度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一种破坏作用。
——摘自习近平著作《摆脱贫困·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原文写于1989年2月
《摆脱贫困》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论语》的这则故事说: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好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这就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万不可急于求成。
习近平在这里用“欲速则不达“告诫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要善于把握速度与效益这两个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保质保量地实现经济的正常化发展。
当时的闽东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折腾。习近平依据当年闽东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最有效率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中国经济发展几次大起大落,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都是因为速度与效益这对关系没有处理好,教训极为深刻。现在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我们需要继续提高速度,继续把握好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还要更多兼顾环境的综合效益。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速度和效益的辩证统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步入有计划、有步骤的良性发展。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