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的正确读音 尿的两个读音

刷微博的时候,发现有尿尿的正确读音这个热搜,出于好奇立马就点了进去。且不说一个上过学的人了,就算是没上过学,也应该不会把这两个字念错啊。谁知道——

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说实话,suī的读音,我只在形容一个器官的时候听过,叫尿泡(suī pào),但是在此之前,一直以为这个说法是老家话来着,感谢百度,为我指点迷津,让我知道了尿suī 和尿niào是一个字。

再往下翻,发现它除了指膀胱,还在方言里指撒尿的意思。神奇的是,在我认知的方言里,大家都管这个叫尿泡(niào pào),原来, 从小听到大的老家话不是老家人瞎掰的,是确有其词来着,只是读音读错了而已。

由此引申,尿尿读作niào suī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我还是觉得,这只是方言或口语(广义的现代汉语)的合理读法,并不是普通话(狭义的现代汉语)的标准读法。

于是,就有人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第六版、网页版《新华字典》和词典APP(内容来自外研社规范字典)。

从图片里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里,suī是口语用词,而且只能充当名词,和suī相关的词语皆为方言用词。而niào可以做名词和动词,参考在为suī举例时,字典特地将动词的读音标注为niào,我认为可以得出结论,关于“尿尿”,suī并不是后者的唯一读音。

而《新华字典》则索性直接在详解里把suī判定为方言。外研社规范字典里标明suī是口语用法。

理论上,我是认同原po观点的。我们现在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本来就是以北京话为标准语音的,翻了一圈发现念“sui”这个读音存在于几个方言片区中,比如粤方言区和闽方言区,这两个方言区的古音是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尤其是粤语。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以音为“sui”举的例子,确实显示的是方言中的口语。

虽然我们保护现代汉语方言,但也一直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所以,读成niào suī是可以的,读成niào niào 也完全没有问题,还好,语文并不考这两个字,大家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正规点儿,说小便也挺好。

反思一下,这个热搜能火,怕不是大家都闲得了吧。嗯,一定是。莫名好笑,且心疼大家,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既然说到这里了,不妨来一次认真严肃的科普,一起来看看由人民日报整理的这116个容易读错的汉字吧,你能读对多少?

是不是恍恍惚惚感觉自己不识字了呢,没关系,勇敢的承认吧,我是不会嘲笑你们滴,吼吼~另外,留个题考考你们,育红班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小时候天天这么说,刚刚才知道是这三个字!)

ps: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无人街七号”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59242.html

上一篇 2023-01-31 08:20:26
下一篇 2023-01-31 07:57:24

相关推荐

  • 一食或尽粟一石的读音(一食或尽粟一石的读音或的意思)(一食或尽粟一石的读音语义)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投入使用之后,许多读者来信询问:《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石”到底读dn还是sh?这里作一个统一的答复:读sh。 这个问题其实在一些常见的权威的工具书中已经解释得相当清楚了,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56页: 《新华字典》(第11版

    2023-04-28 03:55:01
    298
  • 幺白话怎么读(邱白话怎么读)

    幺,生活中常见的汉字,“幺蛾子”这个词相信不少人听过吧。那么,幺这个字到底怎么读呢?今天和小编一起来认识下这个汉字吧。 基本信息 中文名:幺 拼 音:yo 部 首:幺 笔 画:3 五 笔:xnny(86),xxxx(98) 同音字:腰、邀 笔 顺:フフ丶 幺的意思 幺,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最

    2023-04-26 05:53:41
    443
  • 沁人心脾的脾读音(沁人心脾读音的拼音)

    沁人心脾,汉语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有些同学第一次见到这个成语不知道念,想知道沁人心脾的读音吗?快来学习下吧。 沁人心脾怎么读 拼音:qn rn xn p 沁人心脾,意思是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饮料或花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

    2023-04-25 04:54:43
    327
  • 蜂唐罗隐古诗图片(蜂唐罗隐古诗解析)

    《蜂》,唐代著名诗人罗隐(833—909)所作。是以蜜蜂为比喻,表达了对辛勤耕作的劳动人的赞美和对不劳而获者的痛恨和不满。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

    2023-04-08 20:08:47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