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均龄8岁男团:
作业写完了吗,就出道成团?
7岁的孩子,会干些什么呢?
大概就是地上打滚、田里玩泥。
然而,却有人打起了他们的主意。
将最小7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只有8岁的几个孩子,以“男团”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包装、发单曲,并召开了线下发布会,还取了一个“口气大”又俗气的名字叫:天府少年团。
以此,宣布这几个孩子“正式出道”。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网友们的强烈质疑:
迫于社会压力,“天府少年团”背后的造星公司,在宣布出道的次日,便发文解释:
并非利用孩子赚钱,而是“满怀情怀的少儿教育探索者”,是要“孵化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一代少年榜样”。
而把本该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驰骋的孩子,关在练歌房、舞蹈室,是为了让他们“为国争光,传承天府文化”。
然而,对于这几个孩子而言,恐怕连“国之光”、“天府”是什么都未必全然理解吧!
这样的解释,自然没有人相信。
8月24日,这家公司再次回应,他们“不做饭圈文化”、“没有资本运作”,并作了“垂死挣扎”——将“天府少年团”更名为“熊猫少儿艺术团 Panda Boys”。
对于这样屡教不改,“换汤不换药”的操作,人民日报、央视网都发声痛批后,该公司才在宣布出道的第4天解散了这个小团队。
事实上,该公司早已为团员成立了“超话”、“粉丝后援会”,还有出道当天,现场的祝福花篮、应援灯牌,及微博的营销造势,妥妥的“男团偶像养成”套路无疑。
8月份正是广电总局的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月,尤其是对“偶像养成”节目和活动在严控。
该公司竟然“顶风作案”,实在可恶。
正如央视网、半月谈对他们的痛批所说:
偶像养成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代价。
少年儿童身系国家未来,这背后的公司,需要好好查一查,千万别让孩子金色的童年,变成金子的童年,别让娃娃们道都没找着,就寻摸着出道了。
2
饭圈偶像,请放过孩子吧!
有媒体查到“天府少年团”2021年1月13日的招募信息,其背后的公司ASE亚洲星空娱乐将此项目命名为“ASE首个养成系男团成员招募”行动。
行动标语打出了“打造天府第一唱跳少年团:顶级师资,打造专属音乐作品;精训唱跳,量身定制出道计划;资源加持,媒体矩阵密集曝光。”招募条件中,规定了必须是7-10岁、有一定舞蹈基础的男生。
“养成系”男团是一种偶像类型,成员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出道,会有很多妈妈粉、姐姐粉看着成员一路长大,所以粉丝的粘性都很高。像时代少年团就是养成系男团,但其成员们都是在十几岁读初中高中时才出道。
该公司无疑是想把“天府少年团”打造成下一个养成系男团。
但他万不该将敛财的黑手伸向刚上小学的孩子!
今年5月份,北京广电局强调,禁止未成年人参加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而还未过完的8月,正是广电总局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月。
该公司打着“培养教育儿童”的旗号,干着剥削未成人、打造低龄化“男团”的事,企图像吸血鬼似的,坐享资本红利,简直是名副其实的“饭圈文化”操作。
不难想象,还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们,一旦“成团出道”,势必会将大量时间投到“公司”安排的各种训练、通告、活动中,他们多数会脱离正常的学习环境,基础知识还未打牢的他们,学习又怎能不受影响?
在娱乐圈,哪怕成年人都难以明哲保身,又何况心智不全的孩子。
只有七八岁年龄的他们,要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要随时面对众多网友挑剔的目光和舆论的压力。如此压抑的成长环境,我们还怎能奢求小小的他们身心能健康发育?
中国人民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曾表示:
“少年儿童过早进入娱乐领域,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很多资料也显示,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将来离开娱乐领域后,在适应社会方面也会出现问题。”
过早让孩子进入被名利浸染的娱乐圈,不仅是对孩子时间和精力的吞噬,也是对孩子思想和价值观的荼毒,更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任。
不知道“天府少年团”成员的家长们,让心智还未健全的孩子们出道,是出于何种目的。
但是为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的人生,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决定权在孩子,但是最终的方向,却多数在父母手里。
每一个智慧的父母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千万不要过早将孩子推入名利场。
3
千万别让“饭圈文化”毁掉你的孩子
这次成团事件中,有一个词汇值得父母们警惕,那就是“饭圈文化”。
所谓“饭圈”,与寻常意义上的“追星”不同,不再是买几张贴纸、抄几本歌词那样单纯。
时下的“饭圈”,相对官方一点的解释是:
“饭”即“fans”,“圈”则体现了群体的边界和区隔。“文化”则指以不同偶像为中心形成的不同“饭圈”,是一个个具有共同情感联系的网络共同体,也是拥有共同目标且分工明确的协作型组织。
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却给了骗子和某些资本后台,带去了攫取利益的可乘之机。
之前,一位11岁的江苏女孩,为了给自己的“爱豆”打榜,在短短3小时内,刷爆了爷爷奶奶的银行卡,被骗11万。
实际上,近几年“饭圈文化”备受争议,而11岁江苏女孩的行为,则是最常见的“饭圈文化”,不顾一切,没有底线,不论是非。
“饭圈文化”真正激怒群众的,是一档叫《青春有你》的综艺选秀节目,为了造势、为了赚钱,背后的资本用打榜、投票等方式,诱导粉丝为所谓的“明星”、“新秀”花钱。
在这档节目中,有一个环节是扫某品牌牛奶瓶盖上的二维码,可以给自己的“偶像”投票,给他们助力。
可是,凭实力喝奶获取奶盖的速度太慢,于是,粉丝们就花钱成箱成车的买大量的奶,喝不完就雇人倒掉。
短短几小时,粉丝们就筹集千万,倒掉了几十万吨牛奶。
节目中,还有一名余姓参赛者,其父母涉嫌违法,而他本人也有隐瞒双重国籍身份嫌疑,后来退赛。
然而,为了让他回归,竟有粉丝公开表示:“姐妹们我去裸贷了10000,一定要出道啊!”
不仅有“为爱裸贷”,还有“为爱下跪”、“为爱骂战”等等。
你喜欢某明星,无论他是对是错、是否违反道德、破坏规则,都必须无条件、无底线地全力支持;
你把他封为“爱豆”,便要毫无保留地为他付出,哪怕不吃早饭、不坐公交、不买玩具,省下来的钱,都应该给“爱豆”应援打榜、刷流量、涨人气;
“爱豆”代言的东西,要尽量去买;“爱豆”要冲的流量,要拼命刷满;
但凡有谁说了“爱豆”一字半句的不是,无论是否有道理,都会被群起而攻之。
很显然,“饭圈文化”早已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从简单的追星、买一张“爱豆”的专辑、追“爱豆”的剧,演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思想和情感绑架,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导向,带来的不良影响难以估量。
好在,面对“饭圈”乱象,国家8月27日终于给出了“外科手术式”的根治方案:
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管明星经纪公司、严禁呈现互撕信息、不得诱导粉丝消费、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等10项要求。
不得设置任务解锁、定制福利、限时PK等刺激粉丝消费的营销活动!
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功能,严禁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
严禁未成年人打赏,严禁未成年人应援消费!
8月26日,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我们将取消偶像选秀类节目和场外网络投票环节,抵制饭圈不良风气。
相信以后,才不配位、德不配位的艺人,休想再靠刷排名、刷流量,霸占舆论C位!资本黑手也休想操纵控制粉丝的思想、情感和钱包!我们也会迎来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
最后,想对追“饭圈”的孩子说:
偶像是一个美好的存在,我们追星的目的是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而不是迷失自我。
也想对父母们说:
没有什么“一夜爆红”,更不要相信什么“出名趁早”,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才是我们最应该坚守的底线。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