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某地氯乙烯运输车爆炸泄露的事情传遍了各大通信群,对于事情的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无论事实的真相如何,泄露的气体是否为“氯乙烯”,都不妨碍氯乙烯成为了一个热词,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爆红的”氯乙烯。
在认识氯乙烯之前,我们先来更正一个误区。听到“氯乙烯的危害”,有朋友就问道,家里有很多塑料是氯乙烯做的,会不会像报道中说的那般可怕?
这里先要阐明,家用的一些塑料,是聚氯乙烯,一种高聚物,聚氯乙烯塑料,我们一般称之为PVC,比如常说的PVC管、PVC材料,都指的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和氯乙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他们的性质天差地别。氯乙烯只是用来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单体。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次的主角氯乙烯,对于氯乙烯,大众的关注点在于它的毒性,那么本期主要讨论一下它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氯乙烯的理化性质
氯乙烯(chloroethylene)也称乙烯基氯,化学式为CH2CHCI,是卤代烃的一种,在室温下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有醚样的气味。
氯乙烯结构式
氯乙烯比例模型
氯乙烯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熔点-154 ℃,沸点-13.9℃,闪点(℃) : <-17.8℃,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
氯乙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氯乙烯在环境中能参与光化学烟雾反应,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然而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氯乙烯气体会引起的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病变以及导致肢端溶骨症或肝血管肉瘤的临床改变,我们称之为氯乙烯中毒,氯乙烯的主要侵入途径是蒸气会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可经皮肤吸收。
当然了,谈论一个物质的毒性,我们不能抛开一个关键的物理量,那便是浓度。(不谈浓度而谈论毒性的行为,均是耍流氓)人在30g/立方米浓度下有头晕、恶心、呕吐;人在180g/立方米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症状。
这时候有朋友就会说了(哎呀,它泄露了,我管不了他这个浓度有多大,你就说给我明白了,我要是中毒了怎么办?)
OK,没有问题,我们就来看一下,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14544-93)和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14544—20081)中所给出的参考抢救方法。
氯乙烯中毒的抢救方法(参考性资料)
首先将中毒者迅速及早地移离作业现场,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静卧保暖。救护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皮肤或眼睛被液体污染者,应尽快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急性中毒轻微者,如发现头痛、恶心、胸闷等症状,可直接送附近医疗机构治疗。
急性中毒严重者,如清釜作业人员患中毒窒息综合症而停止呼吸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同时通知附近医疗机构赶到现场急救。有条件的企业,应供氧气或设高压氧舱抢救和治疗。
最后,愿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若真有氯乙烯大量泄露的事故,愿当地政府能尽快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干预,保障无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1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