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知道,这几个城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因素得益于它们是央企的首选驻地城市。国家对央企会进行支持,这些城市无形之中也就得到了红利,其发展也被拉动了。
所以,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城市都希望央企能够在自己的“地盘”落户,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名副其实央企最多的城市。
它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受到的重视有目共睹。不管是老牌企业还是新兴企业,大多数都会选择北京作为自己的总部所在地。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持续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北京是央企总部的聚集地这样的认知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从2021年开始,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央企的总部从北京迁出,转移到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之中。比如三峡集团就搬回了它在湖北的“发源地”。
这就是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这些企业要放弃大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回到小城市继续发展呢?
2021年九月底, 于上海成立的央企中国电气装备公司打破了央企在北京设立总部的先河。这家注金高达一个多亿,在国资委持有三分之二股份的企业,做出这样的决定令不少人匪夷所思——它为什么不将北京选为总部呢所在地呢?
该企业的董事长在成立大会上就这个问题对公众作出了公开解释。我国的输电技术领域这块虽然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但是弱点和短板依旧存在,在国际竞争中,相关产业依旧有落于下风的可能。
所以,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在竞争中掌握更大的优势,输配电产业进行了“大改”,重组和整合了结构。而上海作为国际化幅度相当大的一个城市,无论对企业的后续发展还是其国际化运营都是大有裨益的,能起到卓有成效的促进作用。
另外,上海作为人才济济之地,将总部设立在这里,也能令科学技术和高质量人才高效结合,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网络化、数字化是中国电器装配今后的发展方向,总部在上海,就能利用这里人才多、科学水平领先的优势,加快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
有的企业总部从北京搬到了与它并驾齐驱的大城市,也有的企业,将总部转移到了二三线的城市,其发达程度并不如北京的地方。
央企长江三峡集团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1993年成立伊始,其总部就落户湖北,十六年后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又过了两年,其总部迁至北京。到了2017年,该企业改革了所有制,正式成为央企的一员。
这一次的“回老家”行动,引发了人们的兴趣。长江三峡集团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首先,湖北是这家公司资产的主要所在地;另外,由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各个地区的产业链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该企业积极相应国家的经济重振工作,将总部迁回老家,对湖北的经济复苏无疑是有帮助的,能拉动各产业恢复正常水平,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湖北,整个长江地区都能受到其辐射,对于长三角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不仅是企业方面,国家方面对将央企总部迁出北京也持支持态度。目前看来,北京的央企过度集中,已经趋于饱和状态。
这样一来,各个央企的发展反而受到了限制。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将一部分央企从北京迁出十分有必要,相关部门疏解北京央企的工作也在很早之前就开展了。
另外,北京的雄安新区,或成为新的央企总部的聚集地。国资委有关领导已经在关于这个新区的会议上表示“2022年开始,雄安新区将会迎来一批迁移过去的高校和央企”。于是就有专业人士分析道雄安新区以后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结语
相信那些迁出北京的央企在各个地区落户后,会对当地的经济情况带来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那些城市的功能性也会逐步完善,如此一来,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就缩小了。从长远来看,央企总部迁出北京这一举措是利于国家的综合发展的。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