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神司马懿 三国杀神司马懿将灵

在许多“曹粉”看来,曹操生前犯过的一个大错,就是他未能杀掉司马懿。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曹操明明察觉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却还是应了曹丕的求情,并未对司马懿动手。

曹操为何要这么做?难道真如《三国演义》所说:曹操是担心曹丕不是诸葛亮的对手,才故意留下司马懿来辅佐他吗?又或者,曹操是想要借司马懿的存在,磨炼曹丕?

其实都不对。因为在真实历史上,曹操听闻司马懿有“狼顾相”这件事,完全站不住脚。这个故事,虽见于正史《晋书》记载,实则却是司马氏在称帝之后,故意杜撰出来,用来维系自身颜面的。何以见得?

曹操与司马懿的矛盾

翻开《晋书》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地方都在讲同一件事:以曹操、曹丕为首的曹氏一族,对司马懿一族多有打击、迫害。

曹氏的刻薄态度,最早可追溯到建安初年。当时,曹操任司空,开辟霸府,听闻司马懿有才名,故征召他入府。

对此,《晋书》给出的解释是:司马懿“不欲屈节曹氏”,遂称病拒绝。曹操听说后,不放心,竟然命人夜刺司马懿,后者努力“装死”,才算躲过一劫。

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再次征召司马懿,并下达了最后通牒。眼看有牢狱之灾,司马懿只好投效曹操。

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呢?若只以《晋书》的角度看,曹操无疑是“恶霸”,而司马懿这个“大汉忠臣”,则是被迫委身于曹。自此以后,曹氏便与司马氏结下了仇恨。

无论是曹操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想要除之而后快;还是曹爽辅政时飞扬跋扈,对司马氏多有打压,都足以“证明”司马氏才是受害者。在此基础上,司马氏后来篡权,便是充满正义的、理所应当的。那么,事情果真是如此吗?

双方之间的真实关系

这显然是司马氏的一面之词。实际上,曹操与司马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曹操二十岁时,经朝中长者推举,得以担任洛阳北部尉,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而这位推举曹操的官员,正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

曹操少年成名,敢于为党人陈藩翻案,引来不少名士的好评。司马防见状,遂推了曹操一把,让他的仕途更加顺畅。

曹操是个念旧情的人,对于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他都记在心里。因此,曹操在担任司空后,便请司马防出山,担任一个闲职,让他安心养老。非但如此,司马防的长子司马郎(即司马懿之兄),很早便跟随曹操做事,并得到许多关照。

以曹操与司马氏的关系而言,他没有必要,也没有动机,去逼迫司马懿为自己效命。更何况,当时的司马懿还未知名;反观此时的曹操,麾下却“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既然如此,曹操又何必对一个司马懿念念不忘?

按照《太平御览》的记载,曹操征召司马懿为自己效命这件事,其实有另一个版本。原本,征召司马懿的人,是曹操的堂弟曹洪;但司马懿觉得他不够分量,便没有答应。曹操听说后,看在司马懿是恩人之子的份上,遂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结果司马懿当即应召。

这里的描述,才更加符合司马懿与曹操的真实形象。换言之,曹操非但没有对司马懿多有打压与猜忌,反而对后者有知遇之恩。也正因如此,司马氏一族的篡权之举,才显得更加无耻。

司马氏强行为自己“洗白”

曹氏与司马氏,同样是篡权,后世风评却大相庭径。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曹氏一族的地盘,都是靠曹操自己打下来的;反观司马氏,确实如“小偷”一样窃取了曹氏的果实。

司马氏在取得皇位后,也认为这段经历不太光彩。为了树立司马氏一族的光明正大,他们便大肆宣扬曹氏一族对他们的压迫,以此来表示:自身篡位是被逼无奈。

《晋书》虽然是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史料,都取材于晋朝的《晋阳秋》和王隐版《晋书》。而这几本“一手史料”,在撰写期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司马氏“洗白”行为的干扰,从而记录了一些不太符合史实的事情。

可见,“曹操听闻司马懿有‘狼顾相’,却没有杀他”其实是一道伪命题。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太平御览》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2190.html

上一篇 2023-03-16 05:38:06
下一篇 2023-03-16 04:47: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