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奥运之城张家口等你来大美秦皇岛 奋进新时代
在中国共产党诸多建党先驱中,流传着许多让人向善又催人奋进的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
李大钊的战友情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反动军阀张作霖处以绞刑。当天,他是第一个走向绞刑架的。
李大钊牺牲后,一些曾经鼓噪着杀害李大钊的反动报纸对他的家境作了真实的报道:“李氏私德尚醇,如冬不衣皮袄,常年不乘洋车。尽散月入,以助贫苦学生。”“境状萧条,两袖清风,李夫人回家,仅一元生活费,室内空无家具,即有亦甚破烂。”“李大钊胸怀无私,人格高尚。”
李大钊、路友于等烈士就义前留影,李大钊烈士左侧为路友于,右侧为张挹兰
李大钊极重友情,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包括他为进步学生刘仁静提供学宿费用担保、将超过一半的薪水用于党的事业。但最为后人传颂的,是他在陈独秀两次关键的时刻都挺身而出,伸出友谊之手,给予了有力的帮助。
第一次是欢迎陈独秀出狱。1919年9月16日,在经受了98天的北洋政府牢狱之灾后,陈独秀被保释出狱。对于出狱之人,人们往往避之唯恐不及,但李大钊却义重如山,冒着巨大风险,在《晨报》《新青年》等多处报刊公开发表其《欢迎独秀出狱》长诗,情真意切地欢迎陈独秀出狱。
第二次是护送陈独秀出京。1920年2月初,陈独秀应邀到湖北武汉的武昌高师和文华大学发表演讲,宣传新式教育,宣传社会主义。2月8日陈独秀回到北京家中之时,军警随即找上门来,对陈独秀提出了警告,要他待在家中等候处置。惊恐之中,陈独秀先到胡适家中商量办法,结果无计可施。二人一同来找李大钊,李大钊这个见义勇为、敢作敢当的北方汉子,毅然决然地决定亲自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
1920年2月中旬的一个黎明,化装成账房先生的李大钊和“东家”模样陈独秀,乘一辆带篷的骡车从北京齐化门(今朝阳门)驶出。一路上,凡遇军警盘查和吃饭住店等事,均由李大钊出面打点。
这是李大钊第二次帮陈独秀逃避北洋政府军警的追捕,冒着生命危险,凭着自己的乡音和轻车熟路,乔装打扮以后,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前往天津。数日之间,在这辆不断摇晃的骡车上,李大钊与陈独秀热烈讨论着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历史性话题。
陈独秀的父子情
1897年,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十八岁的陈独秀抛下新婚不久的原配妻子高晓岚,只身前往杭州求是书院求学,从此踏上了追求真理的艰辛之路。1898年陈家长子陈延年出生,1902年第二个儿子陈乔年出生。
此时,陈独秀无暇享受父子天伦,半年后,他再次东渡日本,开始朝资产阶级革命派(“乱党”)转变。父亲在黑暗曲折中奔走、奋斗,延年、乔年跟随母亲一直生活在安庆老宅里。
陈独秀对儿子是怜爱和记挂的。1915年7月从日本回国来到上海,当得知家中遭到劫难后,他便立即写信,将延年、乔年兄弟俩叫到了上海。他对两个儿子讲,我这里没有无忧的生活提供给你们,你们可以对我有怨言,但你们没有权利对生活有怨言。
由于陈独秀有言在先,不让他们在家里吃饭、住宿,此后兄弟俩就寄宿在《新青年》发行所亚东图书馆,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在法租界巡捕房附设的法语班补习法语,渴了就喝几口自来水,饿了就嚼几口干硬的大饼。
陈独秀之所以如此“冷酷”,皆是因为他执意要对两个儿子进行“兽性主义”教育,要塑造中国青年率真,不饰伪自文的品格,要改变中国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的现状,唯有努力促使他们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人为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19年年底,延年、乔年兄弟俩在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的帮助下远赴法国勤工俭学。那个时期的陈氏兄弟因为思想激进,信仰过无政府主义。陈独秀在其他方面并不担心,但在政治信仰上却一直想为两个儿子把把关。1920年7月兄弟俩在法国时,陈独秀曾罕见地托赴法留学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陈公培给他们捎去一封信,劝他们放弃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但未被接受。
经过在法国实践斗争的洗礼,也经过一起在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共产党人的帮助,1922年6月,在共产主义光辉的指引下,兄弟俩先是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两个月后,经当时越南籍法共党员胡志明的介绍,兄弟俩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乔年(后排右一)在苏联东方大学与同学合影
1923年4月,经陈独秀争取,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王若飞、郑超麟等十二人第一批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夏季之后,因国内急需干部,延年、乔年先后奉命回国。
此后的三年多时间,是陈氏兄弟短暂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此时,他们与陈独秀的父子情感也是最深沉、最让人感慨的。陈独秀对他们不徇私情,一直将他们放在地方党组织中工作。作为党内的上下级,父子之间难免发生工作联系,但无论谈话、开会还是通信,一律互称同志:独秀同志、延年同志、乔年同志。
中共五大召开前夕,担任鲍罗廷翻译兼助手的张太雷曾找到陈延年,希望在党的五大上由他取代其父陈独秀的职务,为陈延年拒绝。党的五大选出31位中央委员,陈独秀父子三人同时当选,这是党的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佳话。
1927年6月26日陈延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6月30日夜间即惨遭杀害。延年牺牲后,乔年于同年底奉命来到上海工作,1928年6月1日,年仅26岁的陈乔年在上海枫林桥畔被枪杀。
此一年之内连失二子,陈独秀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这条硬汉居然克制了将近十年而不见流露。至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扣押的消息传到南京监狱时,第五次被捕的陈独秀终于等来了一扇宣泄悲愤的小小窗口。他托人买来酒菜,对狱友说,我平生不喝酒,今天要好好喝上一杯。第一杯酒祭奠大革命以来为共产主义牺牲的烈士,第二杯酒祭奠两个儿子。“延年,乔年,我的儿!为父给你们酹此一杯!”酒洒在地,老人不禁失声痛哭,老泪纵横。
毛泽东的母子情
对母亲,毛泽东充满了感情。1919年母亲去世不久,他写信给同学邹蕴真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利人的,自己的母亲是属于第三种人。
1936年在黄土高坡他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
毛泽东很爱母亲。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一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他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住在蔡和森家,“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毛泽东和两个弟弟还搀扶着老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的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1919年10月,毛泽东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时,得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他匆忙赶回韶山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
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1919年与母亲合影
那几天,对着暗淡的灯光,毛泽东一直守在灵前,竭尽孝道,并含泪写了一篇情深义长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
《祭母文》全篇记述了母亲的养育深恩和盛德高风、字里行间凝结着母慈子孝的真诚情义,也深深地追忆了母亲平生对毛泽东的养育之恩,由衷地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更表现出了毛泽东面对自己至亲至爱之人死亡的那种悲痛的心情。
两副挽联,一副贴在大门口: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另一副则挂在母亲的灵前: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母亲的逝世,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久久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在父母照片前凝望,伫立良久。次日凌晨,他默默地爬上故居对面一座叫楠竹坨的小岗,去瞻仰父母的坟墓。随行人员毫无准备,只得赶紧折来一束松柏交给毛泽东献上。毛泽东向合葬墓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又伫立良久。回到住所,他仍深深地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之中。
【来源:“徐光寿”微信公众号。原文载《作家文摘》2023年第1期(总第318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cs/6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