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更大的剧种,当属豫剧,豫剧可能是除国粹京剧之外,听众最多的了。据统计全国各地专业豫剧院团达几十个,民营小剧团更是林林总总多不胜数。
希望中华梨园人才辈出,河南梨园毓秀中原,戏曲,特别是一些小剧种,最缺的就是舞台,传承人。
河南拥有3大剧种和30余种小剧种,也称为地方剧种。
3大剧种分别是,豫剧,曲剧,越调。
30余种小剧种包含
大平调、怀梆、怀调、宛梆、大弦戏、落腔、太康道情、河南坠子、四平调、二夹弦、柳琴戏、蒲剧、罗戏、卷戏、豫南花鼓戏、乐腔、五调腔等等。小剧种同样具有各自的特色,拥有自己独特的演唱特点,为河南戏曲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这些剧种中,也不乏有濒临失传的,为保护这些稀有剧种、小剧种,让他们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宣传是要务,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于是,在2017年11月份,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有河南省文化厅和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唱响新时代——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
河南省是戏曲大省,在这几百年间,曾经有近80个剧种先后在河南境内流行,但是由于改朝换代,常年战乱,新中国建立时只剩下了八个剧种在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鼓励戏曲文化发展,到了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的时候,参加演出和观摩的剧种已经达到了23个。
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统计河南省有专业剧团演出的剧种有20个,即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邦、大弦戏、柳子戏、二夹弦、五调腔、四平调、落子腔、坠剧、道情戏、柳琴戏、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京剧、汉剧、蒲剧。
在此之前,昆曲、评剧、越剧、罗戏、土二黄、八调腔、豫南花鼓、眉户戏等也曾一度有过专业剧团,但是现在已经变为业余演出。此外,仍然有业余演出活动的,还有卷戏、五音戏、花篮戏、扬高戏、秦腔、上党梆子、黄梅戏、豫东花鼓、丁香戏、蛤蟆嗡、梨黄、灶戏等12个剧种。
也就是说,到现在河南境内仍旧存活的剧种共有35个。
但是最主要的剧种就三个,即豫剧、曲剧、越调。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