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官娥的悲情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官娥的悲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一首首哀婉凄迷、幽恨无限的词,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心,这些知名的名句均是出自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南唐后主李煜之作。

唐朝末年,诸侯割据,地方藩镇势力逐渐作大。公元907年我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

我们的主人公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亡国之君,南唐总共一位皇帝,二位主君,开国皇帝是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李煜是李璟的六皇子,因前几个兄弟相继去世,酷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李璟于公元961年无奈登基。

大宋与南唐一直是以长江为分界线,公元97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六路大军征伐南唐,宋军在采石矶上搭架浮桥顺利渡过了长江。

李煜也是进行了抵抗,他并不想亡国,金陵被围九个多月,李煜坚决不肯投降。最终大宋全面进攻,金陵失守,李煜不得已投降,仓皇辞庙。第二年李煜到了大宋京都开封,被赐为“违命侯”,从此做起了“臣子、俘虏”。

李煜很多佳作,都是“一旦归为臣虏”以后,从一名尽享奢华的皇帝,沦为“阶下囚”的背景下创作的。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一首诗词绝不能抛开创作背景而孤立的看待,在了解了上述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才能理解李煜当时的心境。

南唐一共传了三代,历时三十九年,这篇词开篇即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是李煜对自己江南的故国的一种沉痛的回顾,这些基业到如今已成过眼云烟,从这两句就能体会到李煜创作时的那种心情应该是极为沉重的。

当年金陵城中宫殿楼阁蔚为壮观、珍贵的名花名树遍布其中,繁华的都城如今却已经荡然无存了。

拥有如此奢华的宫殿、珍奇异宝的一代君王,哪里会想到有这兵戎相戈的时候呢,哪里会想到会面对残酷的战争呢。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成为俘虏以后的李煜,借用“沈腰潘鬓”的典故,描写自己苍老、消瘦,精神上日日饱受煎熬。这是写亡国后成为俘虏的李煜,苍老、消瘦,精神备受折磨,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为悲痛的状态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官娥。”最惨痛的辱没先祖莫过于亡国,仓促之间拜别太庙,让李煜痛苦不堪,教坊的乐队还在演奏着离别的曲目,李煜却只能潸然泪下,徒然的面对宫中那一众宫人们了 。

读到这里,不禁李清照写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面对四面楚歌,选择了乌江自刎,唱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丈夫叱咤之气荡气犹存。

而李煜这句“垂泪对宫娥”真是像小儿女一般,让人不禁既悲,又叹。

李煜终究是文弱的,在命运的安排下,无奈的承继了历史赋予的帝王之身,无论史书中如何记载他的重瞳子、天齿,都改变不了他可悲的命运归宿。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评论、转发。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5871.html

上一篇 2022-05-02 09:45:19
下一篇 2022-05-02 12:45: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