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起源于英国,这张大方桌原本就是一张餐桌。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们用完晚膳后显得有些无聊。于是,他们把书本阻隔在桌子中间,餐桌就变成了一个迷你网球场。拿着雪茄盒的硬纸做成的球拍,把香槟塞当做球,身着长裙和燕尾服的淑女和绅士们对这项舒适而不剧烈的餐后运动感到乐此不疲。他们还给它取了一个高贵的名字叫table tennis。乒乓球的起源就是一场贵族的社交活动。
当这项消遣的运动传到了享乐主义盛行的美国,它变得更富有风味。在20世纪的美国,乒乓球不再带有高傲的贵族烙印,而是一战后兴起的郊区繁荣与休闲文化的展现。它的含义渐渐丰富起来,远远超越了运动本身,代表了一种新潮前卫的生活方式。
在国外,乒乓球作为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被人民群众喜爱,但并没有做成像NBA那种规模,因为欧美更具商业价值的运动往往是剧烈而刺激的,比如拳击、赛车、橄榄球和足球。这种体能消耗极大,有着肉搏感的运动,让人如同观看角斗士一样情绪高涨。相比较而言,乒乓球就略显平淡了,因而在西方商业价值较低。没有过多的资金支持,西方运动员们也很无奈,他们很难接受系统的训练,也不能进一步钻研技巧,逐渐在世界乒坛败下阵来。
相反,在中国乒乓球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全国乒乓球赛在北京举行,从参赛选手中选出的19名运动员随后开始了集训,这是公认的支中国乒乓球队。组队不到半年,1953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世乒赛,团体赛上由王传耀、姜永宁、冯国浩等组成的中国男队位列小组第四,排名世界甲级队第10名;而以孙梅英、李麟书为主的中国女队也列小组第四,排名乙级队第三名。在单打比赛中,中国队无一人闯过第三轮。1957年的第24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已获团体第三名。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在男团半决赛中惜败于匈牙利手下,未能杀进决赛。而在男单决赛中,容国团以3:1击败了匈牙利老将西多,成为中国首位乒乓球世界。
在容国团获得世界后,中国申办了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办的比赛中,中国男队以5:3击败了日本队,次捧得男团。单项比赛中,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和徐寅生包揽了男单前四名;中国女队以2:3惜败于日本队,获得女团亚军,邱钟惠力克匈牙利名将高基安,捧得。在本届大赛中,中国队共获三项、四项亚军、八项第三。在1963年的第27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继续夺得男团、包揽男单前四名、获得男双金银铜牌。1965年的第28届世乒赛,由新一代选手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组成的中国女队在团体决赛中3:0击败了此前连续四届蝉联的日本队,历史上次获得女团。在这届比赛中,中国队共获五枚,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乒乓球强国。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实现了包揽七枚的奇迹,就此成为世界霸主。
中国的乒乓球一直处于顶峰状态,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乒乓球虽然体积小,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再加上亚洲人种的先天性原因,力量爆发力等先天因素比不上欧洲人,对于篮球,足球等需要极强身体素质等运动是处于劣势。但是身体素质差了点,上天却赋予了亚洲人种优异的敏捷度,小而轻巧,体力型运动不在行,技术敏捷型的运动却不在话下,所以在亚洲地区像乒乓球这种细腻的技术型运动就有了市场,有了它的生存空间,加上打乒乓球的器材非常简单易得,同时又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可谓是老少皆宜。
然而在英国,乒乓球却只落得昙花一现局面,在英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比中国来说很奇怪),英式教育看重体育,每到下午男生女生们都在户外参加运动,足球、板球、曲棍球、网球、跑步等等。所以在英国学校里,学霸的风头往往被人们忽视,同学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不是对面班某某同学学习真好,而是某某同学打球打得太棒了,骑马骑得太帅了。英国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学校也通过体育活动告诉孩子如何领会失败,创造成功。在英国,乒乓球昙花一现,不是英国人打不好,是英国本身就不重视乒乓球,他们更喜欢网球,足球这些体育项目,所以英国人慢慢对乒乓球失去了热度,乒乓球自然而然就没落了。
本文来自“等夏天等秋天”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6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