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消息,据报道,日本电子零部件开发企业Eamex开发出了高容量的电容器。
如果用于纯电动汽车(EV),最快1分钟即可完成充电,用于动能回收的能量转化效率也极高,如果跟锂离子电池配置在同一场所,有可能可以实现同等以上的EV续航距离。
报道称,电容器是将电子等吸附在电极表面来储存电,不是像蓄电池那样基于化学反应,因此充放电快速,不容易劣化。
此次开发的电容器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更换成名为聚苯胺的特殊导电性高分子进行使用,可以高效吸附锂离子。试制品1~3分钟即可完成充电,可反复充放电3万次以上。
可蓄电容量为50瓦时/升,是普通EV锂离子电池的约四分之一,但由于电阻低,充放电时基本不产生热量,不需要电池所必需的散热装置,相同容积下可以储存3倍电能。
另外,这种电容器将热量转变成电能再利用的再生效率是电池的10倍。如果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跟锂离子电池使用同一设置场所,有可能实现同等以上的EV续航距离。
此外,由于材料不使用稀有金属镍和钴,也可以轻松实现用于控制安全的电路,其制造成本降至一半。
Eamex将于8月供应样品,近期开始量产,除了EV以外,还有其他广泛用途。日本OKI公司的创新推进中心的专家小田高广表示,计划作为机器人的电源及可再生能源的蓄电用途而引进。据悉已通过从5年前开始与Eamex共同进行的实证试验确认了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3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