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据中国石化公众号介绍,我国规模化工业试生产生物航煤,可将地沟油等废弃材料转变为生物燃煤,加工能力可达10万吨。
中石化透露,中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产出生物航煤,意味着我国生物航煤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向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更高可减排50%以上,该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10万吨,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相当于近5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用使用过的烹饪用油、食用油,即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更大的难点在于地沟油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其含氧量高达11%左右,而传统的原料——石油含氧量低0.1%,相差超过100倍。
中国石化自主开发了专用催化剂和工艺,并经过了工业规模装置示范验证。
今年5月,镇海炼化分公司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SB)认证。
此次认证是我国生物航煤产品获得的张全球可持续性认证证书,表明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装置原料、生产工艺及产品均符合RSB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批生物航煤的原料来自四川成都两家科技环保公司,餐余废油经预处理后运抵宁波。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4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