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郑州,陶先生一家三口外出旅游时采摘了野蘑菇,食用后住进ICU,4岁女童和孩子母亲出现了多器官衰竭的情况。
8月3日晚,孩子的姑姑告诉记者,孩子病情严重,没抢救过来,已经不幸离开了人世。
陶先生一家采摘野蘑菇,可能只是想尝尝野外鲜味,觉得来自山林郊野的作物会更加绿色健康,却不曾想碰到的是致命的白毒伞。可爱的小生命骤然逝去,原本幸福的家庭坠入悲伤之渊,实在让人感到痛惜不已。
中毒事件频频发生,最直接、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人们对于蘑菇毒性的不了解。野生蘑菇的形态非常丰富,如果不是对相关知识特别了解,辨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有毒的蘑菇和无毒的蘑菇,经常混生在一起,外观也差不多,只要去野外采蘑菇,中招的几率非常大。
防范蘑菇中毒事件最关键在于,要让更多人将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入心入脑,刻进DNA,现有的科普方式一定要更加进步,更加精准。
不仅仅需要在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地区宣传,在全国各地都应该加大宣传,让大家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相关的科普信息,能挂标语就挂标语,能贴宣传画就贴宣传画,能用新媒体就用新媒体,能开大喇叭就开大喇叭。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子,要让每个人都切实了解食用野生蘑菇的风险和危害。
那么,毒蘑菇中毒有哪些症状?胃肠类型: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也可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恢复较快,一般不引起死亡。
神经精神型: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四小时,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很少死亡。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
日光皮炎型: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误食毒蘑菇,自我急救:常用办法是催吐!
最后还是奉劝大家,不要为了一时尝鲜,而去吃那些不知道的毒蘑菇。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4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