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大明宫简介100字,大明宫简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2、 宫南部为前朝,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
3、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殿基长130余米,宽近80米。
4、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周围绕以回廊,规模十分宏伟。
5、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
7、工程未完,李渊已故。
8、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
9、而后两次易名,到神龙元年(705年)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
10、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把大明宫更名为“蓬莱宫”,并在此听政。
11、后来大明宫屡遭兵火的破坏,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被大火焚毁。
12、1957年~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址。
13、 大明宫始建於贞观八年(634年)。
14、原是隋代禁苑的一部分,唐太宗後为其父李渊在该地修建的夏宫永安宫。
15、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去世後,改称为大明宫,又称「东内」。
16、唐高宗继位後,认为原来居住的太极宫过於潮湿,便於龙朔二年(662年)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并入住其中。
17、咸亨元年(670年)宫殿再次改名为含元宫,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大明宫。
18、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
19、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20、中唐和晚唐时朱泚和黄巢先後据此称帝。
21、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兵火,最终於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
22、数年後,因为战备的原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後便成为一片废墟。
23、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24、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25、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11平方公里。
26、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
27、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28、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
29、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馀各门均为一个门道。
30、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著玄武门。
31、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32、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33、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著这条轴线分布。
34、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7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