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道理(两小儿辩日的道理)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两小儿辩日的道理,两小儿辩日的道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2、先秦·列子《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5、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白话释义: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7、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8、”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9、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

10、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

11、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12、《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编著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

13、此文即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文题是后人所加。

14、此文记录的是春秋时期,两小孩与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的故事。

15、 文章赏析:此文通过描写两个小孩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16、这则小故事用对话贯串始终。

17、全文以孔子的见不能决为贯串线索,颇有条理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

18、先写两个小孩分别就太阳距离人的远近鲜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19、接着又分别摆出根据。

20、两人互不相让,都使用反问句式,扣住了题目中的“辩”字,增强了论辩性。

21、两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22、第一个小孩用面积大小相比,带有直观性,似乎是有理的。

23、第二个小孩比较了人对太阳在不同时间冷和热的感受,似乎也是有理的。

24、可见他们勤于思考,富有想象力;从他们针锋相对的论辩中还能体味出对话者的虎虎生气和音容笑貌。

25、但他们的认识毕竟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能各执已见而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26、最后两小节写两小儿讥笑在他们争论面前“不能决”的孔子。

27、从故事本身看,两小儿敢于探讨艰深问题,不管多么幼稚和肤浅,却反映了古人渴望认识自然现象的强烈愿望,这种探求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28、孔子作为大学问家,也不能通晓各科知识,而况当时人类认识自然现象的水平还很低。

29、孔子“不能决”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态度是对的,不该受到讥讽。

30、关于太阳离人在不同时间的远近问题,通俗的解释是这样: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在早晨和中午与人的距离确有一些变化,但微乎其微,凭肉眼难以觉察。

31、这种情况对于气温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32、对于两个小孩为什么观点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用“如车盖”和“如盘盂”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形状的大小;另一个从触觉出发,用“如探汤”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在中午时的灼热。

33、由于中午的照射角大,地球表面获得的热能多,因而气温高;早晨照射角小,因而气温低。

34、至于太阳“早晨大,中午小”,则完全是人视觉上的错觉,由于早晨背景小而暗,因此觉得太阳大一些,而中午则有广阔而明亮的天空做太阳的背景,看起来就觉得它小一点了。

35、通过写两个孩子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专家只能是一方面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全面的专家。

此文章到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大家。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74447.html

上一篇 2022-12-19 06:06:13
下一篇 2022-12-19 05:57:13

相关推荐

  • 二年级刻舟求剑的道理是什么(二年级刻舟求剑的道理是什么)

    上一篇文章小英教给大家如何用英语故事让孩子去学习英语,理解英语,下面小英给各位家长和孩子准备了一篇英语故事《刻舟求剑》。不仅在英语故事中学习英语,还能够学习到我国的文化,理解一些人生道理。 Carve on gunwale of a moving boat《刻舟求剑》 Long ago, there was

    2023-05-15 07:59:43
    137
  • 猥琐发育别浪是谁的台词(猥琐发育别浪是什么)

    暖阳下五彩斑斓的秋叶光彩依旧,碧澈湖水,湛湛青天,水天一色,浑然天成。 一行人泛舟湖上,水面静的像玻璃一样平滑光亮,觉不出船在移动,漾起细碎微小的波纹缓缓地一圈一圈荡漾开去。一时大家都沉静无语……想是如小编般陶醉在这唯美的“画中”,忘路之远近了…… 登岛,成

    2023-04-27 10:55:27
    177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明了什么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明了一个什么的道理)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明了一个什么的道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明了什么道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出自《左

    2023-03-02 13:06:09
    161
  • 守株待兔的道理(守株待兔的道理一样的)

    您好,今日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守株待兔的道理一样的,守株待兔的道理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人应主动努力,不要对任何侥幸的事情抱有幻想。2、通常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3、宋国有个农民,

    2023-02-18 04:18:13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