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爱读书,在位时曾要求文武百官大量读书,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宋太宗继位后,也十分重视书的作用,平时读书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宋初国家史馆藏书万余卷,后来宋太宗又下诏把各地藏书集中到京师,当时百姓献书皆有赏,很快国家藏书就达到了八万卷。这些书集中在史馆、昭文馆和集贤院中,时称“三馆”。
三馆早在梁代就已经建立,但房屋都很简陋。宋太宗继位后,亲自到三馆观看藏书,感叹说:“三馆如此简陋,又怎么能接待天下贤士呢!”
于是,宋太宗下令另修新馆,赐名“崇文院”。
宋太宗还曾命人编写过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
当时李昉等人花了七年时间,摘录上千种古籍,终于编成了共一千卷的《太平总类》。
成书以后,宋太宗非常高兴,他对大臣说:“从今天起,我要每天读三卷《太平总类》,争取一年之内把这部书读完。”
大臣担心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再耗费时间去读这部巨著会操劳过度,就劝他说:“陛下好学不倦,以读书为乐事,这自然是好事。但每天读三卷书也未免太伤神了,陛下要注意身体呀!”
可是,宋太宗却摇摇头回答:“我喜欢读书,从书里能得到很多乐趣,开卷有益嘛!这本书虽然厚,也不过一千卷,每天读三卷,只要一年就读完了,我并不觉得十分劳神。”
此后,宋太宗果然每天阅读《太平总类》三卷,从不间断。即使哪天因国事繁忙而耽搁了,之后有空时也一定会补上。
一年后,宋太宗按时读完了《太平总类》,便因此将这本书改名为《太平御览》。
在这本书中,宋太宗了解了大量史实,经常和群臣讨论历史上的帝王得失,处理国家大事也更加得心应手。
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一时读书之风十分盛行。
如今,《太平御览》已成为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保存了大量宋朝以前的文献资料,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而“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也随着这本书流传下来,成为勉励人们勤奋读书的最好注解。
“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受益。
读书可以使人聪明。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还是西方先哲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都反映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巨大作用,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读书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多读书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修养,增加才能和智慧。因此,开卷有益应当成为每个人的格言。
壹点号张继霞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