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大家耳闻能详的诗勾起了对白帝城的神圣向往。来到奉节最先想到的就是白帝城。白帝城在三峡蓄水后其实就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西汉末年期间,当王莽篡位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刘婴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在天府之国,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有帝王之心。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难攻易守,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
公孙述又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就这样,公孙述于公元25年自封白帝,遂于此建都,所修建的城池子阳城也就更名白帝城,这座山也改名白帝山。
公元36年,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发兵攻蜀,公孙述不敌,战死。蜀人为纪念这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并供奉“白帝像”。这就是现在的白帝庙。
为什么白帝城名声大噪,主要是因为三国时期,公元222年8月,刘备兵败夷陵,史称夷岭之战,退据夔门之外。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乃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
约在唐代以前,白帝庙处就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和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明朝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从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历代文人骚客或游历、或寓居、或为官,留下大量不朽的诗篇,因此又有“诗城”之美誉。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抬高至175米,四面环水的白帝城已成为“高峡平湖”中的一座“绿岛”。
白帝城连接着瞿塘峡景区,白帝城堆绿叠翠的秀丽出峰。峰顶,座座亭台楼阁,掩映在绿荫丛中,红墙碧瓦,翘角飞檐,点缀着一山翠色。白帝城在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依夔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距奉节城东10公里。它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1978年,白帝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景点之一。
本文来自“九月朦胧”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