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架构是企业架构和IT战略规划中的一种技术架构,它以网络为基础,搭建信息平台,统一应用标准,集成业务应用,在全企业范围内定义整体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通过走集约化、低成本的发展道路,最终在企业内实现以现代化管理为基础的数字格局。
应用架构的引入应用架构描述了企业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各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的部署以及和核心业务流程之间的作用和关系,其中包括原有企业信息系统中对企业仍有战略价值、对企业业务仍有影响的遗留部分、软件包、分布式系统等,同时也包括经过确认的、满足即将到来的业务需求的、新的应用部分或系统。
应用架构的目的是建立企业的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与具体的IT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在IT架构中发挥核心的作用。应用架构能够连接业务架构中的流程、组件、功能、人员,也能够连接数据架构中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还能够提出对于技术架和IT基础设施的要求。因而,制定一个完整全面的应用架构对于IT系统的建设是很重要。而且应用架构是一个全企业的单一视图,规划定义IT系统和它们之间的接口以及集成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各个部门从自已的角度出发,建立很多烟道式、重复的、难以共享的应用系统。
应用架构设计是一组有关如下要素的重要决策: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构成应用架构的系统选择,系统间相互协作的通信方式选择,系统间功能集成、数据集成、流程集成以及指导集成的风格的选择。换句话说,应用架构实际上是在全企业范围内对所有信息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的规划。
应用架构设计的任务应用架构设计的任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建立系统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接口规划。
标识系统间交互接口。 标识系统对外的开放接口。 定义通信机制。建立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
开发系统间访问控制机制。建立新系统选择的评估策略。
定义系统的能力模型。 定义系统的部署模型。在更详细的设计层面,最终需要确定应用架构的细节,并且完整定义应用架构各部件和它们的接口。应用架构部件的设计可以按某些质量或性能特性进行优化。在设计成熟以后,把和性能指标跟踪分配到较低层产品部件的需求,以确保这些质量需求能得到满足。应用架构设计所讨论问题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为顶层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还包括非常细腻的产品部件设计方法和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应用架构方案的选择还会影响到实施过程的选择。
架构的目标和愿景 架构的问题来源外部,客户要求包括了业务和技术上。
内部,组织管理、项目管理和技术发展上。
特别的,架构需要解决的非业务问题包括如下:
A.系统目标:系统性能,稳定性等。
B.项目目标:开发成本,项目质量等
C.项目过程: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开发过程的团队协作性,即所谓的开发管理。
架构的核心问题问题可分解为两种类型,业务上和技术上。
业务上。问题域分解为,逻辑的纵向抽象层次,以及逻辑的横向模块分解和集成。
技术上。问题域分解为,纵向的技术主题,以及横向的技术职责的分解和集成。
领域化传统的架构模式是三层或者四层模式,虽然从技术上有效的横向分解系统结构,但对业务模型如何建立,如何进行层次间传递,模型间关联关系,以及与服务逻辑耦合等问题没有给出进一步的细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此外,在传统设计方法下,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的转换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组件化实施组件化或者说模块化,其需求分为两个层面。
内部管理,可以帮助开发过程中进行业务切分,帮助控制进度,降低风险,以及财务分析;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也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积累。
销售需要,All in one的系统因不符合发展趋势而不利于销售;组件化有助于产品销售,可以针对客户,将若干组件打包销售,同时减少集成的风险。
产品化 定制化问题 定制化问题的由来:面向行业的应用通常没有标准,或者完备的标准;
2.通常产品的开发是针对于通用或者公共需求,不针对于特定客户;
3.而一个确定的客户,其自身的业务差异和管理差异导致需求的差异性。
这种现象尤其在缺乏标准的行业应用中,以及系统的产品化过程中。传统的简单的解决方式是为每个客户单独维护一个系统分支,在此情况下提供维护和升级,则维护成本巨大;因此如何解决领域的定制化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CIO之家,践行,见未来首席信息官必备的公众号 | 覆盖全行业企业信息化领域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