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腊八节!又到了喝腊八粥的日子!
人至中年,对节日的盼望远不及小时候。最后把它归结为: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想吃啥唾手可得,超市日日开门,网上更是啥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小时候穷,又馋嘴得要命。对年节分外上心,往往不到节日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几天。
除夕晚上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自不多说,腊八节的腊八粥软糯香甜,更是在寒冷的冬天,把所有味蕾上的诱惑全部融入那一口大锅里,屋内因长久熬粥,白气蒸腾,在屋顶久久不散。小方桌上我与父母,两个姐姐全家五口人,每人捧着大碗坐在一起喝腊八粥。自己喜吃甜,红糖罐子摆在面前。父母喜吃咸,把碗里红枣分给孩子们,依旧一小碟萝卜咸菜的配菜。平时吃饭只喝一碗粥,腊八粥往往喝上两三碗才解气。现在想想忍不住笑自己:那么点个小人,肚子怎能盛下这么多?
小学课本上学了冰心的《腊八粥》文章后,记住了腊八也是纪念伟人——周总理。欢庆的节日又升起一种敬重之感。
还为文章中写的腊八粥需要十八种食材与母亲争论了一番。母亲的意思:腊八就是八种食材。就这八种凑齐已不错。幸亏家中种的有粮食,不用花钱买。你想吃得核桃仁、栗子、葡萄干等高级食材集市上都很少见卖,去哪里找?
最后的争论结果自以失败告终,学堂里同学们喝的也是八种食材的腊八粥。
忆往昔,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成年后远离了故土,城市里有了自己的小家。
喜喝腊八粥依旧未变,食材越来越多,小时候吃不到的核桃仁、栗子、桂圆、葡萄干在电饭锅中翻滚。又无奈不如老家的那口大黑锅盛得多,也不及柴禾熬出来得香甜。
前几年腊八节,与婆婆说起小时候的腊八粥好喝。她淡淡一句:现在的日子总比以前过得好,只是人越来越不知足了!
今年的腊八,依旧头一天晚上把粥熬上,电饭锅定上熬粥时间。
这腊八的早晨,掀开锅盖那一刻,那年节的情怀与期盼是否还如昨日?
那颗颗米上应依旧滚烫着我们的心啊!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