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些人反映,在香港购物,称重一斤的东西明显感觉比大陆要重一些。
其实,这不是错觉,不止香港,就是到澳门和台湾,也是会有这种感觉的。
这时,肯定有人不禁要问,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港澳台沿用了中国传统的一斤十六两的称制。
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大概都听过吧。其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根据我国目前一斤十两的进制,很多人初次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都会发出“半斤是五两,半斤和八两怎么会是不相上下呢”这样的疑问。
然而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半斤就等于八两。
港澳的市场秤重,采用的是司马斤和司马两。司马,是中国古代的官职,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挂上了关系。港澳1斤=16两=604.8g,即港澳1两=37.75g。
而大陆地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为了便于和国际通用的“公斤”接轨,采用了新的计量进制法则,开始把原有约等于600克一斤调为500克一斤,即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一斤等于10两的“市斤”。
简单计算一下,港澳1斤大约为大陆1斤2两;港澳一两约等于大陆0.756两,即港澳1两约为大陆3/4两。所以经过换算后,若在香港买东西其标价100元/斤,在大陆则是75元/斤。
而台湾沿袭了清朝时期制定的斤、两与克兑换统一标准(当时1斤十六两等於596.8克),即清朝官府库平制。后来为了便利计算,台湾改为600克,但进制仍未一斤十六两,称为台称或台斤。
半斤八两,一斤是十六两。这是我们祖先制定的度量进制,只是在我国港澳台地区沿用了下来。所以说,这些中国国际化前沿阵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比较深入的继承的。
这样就不难理解,“同样是一斤,为什么在港澳台买东西,感觉一斤比大陆重一些”这个问题了。
其实自秦始皇首次统一全国度量衡后,一斤的实质重量一直随朝代变迁而有所调整。虽然度量制不一样,但是也充分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继承者。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