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边有人和你提起“茶”,无论喝茶不喝茶,大多数人觉得有点“距离感”,甚至是有点“压力”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人说是“太讲究”,每次喝茶,老是有人和我说“这茶应该这样喝”……好像不懂就“不配喝茶”;
这似乎还有了本“喝茶经”,虽然喝茶确实是有“门道”,但未必人人都需要,又或者说人人都乐意去念这本经;
以前的人是怎么喝茶的?
随性、渴了就喝,招待亲朋好友、文人相伴时就一同品,还有以“斗茶”为乐的;
现如今的主流“茶馆”三大类:一类开茶会、共品茗(听说有些是“毛笔字签到”);
一类与餐饮、棋牌室结合成一个“休闲场所”;一类以营销性质的,像咖啡馆一样,纯粹做生意的。
以上,要么门槛高的“脱离了群众”,要么“鱼龙混杂”……
小编认为,中国的茶要做“亲民”的茶,不只是“价格亲民”、“质量亲民”,还有“茶文化亲民”;
不管茶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本质终究是拿来喝的天然饮品,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茶是劳动人民手里培育出来,甚至是劳动人民手里制成的,就算是生产标准化的商品茶,也不例外;
价格亲民
常常看到有茶友说“这等好茶只听过,还未曾有幸品尝”……
是的,不止“天价大红袍”、“神坛普洱号级茶”,这些“浮云”,还有不少“中国名茶”,抬头看看还成,对于普罗大众真是“只闻其名”。
有光环的“名茶”若是做不到“价格亲民”也就“敬而远之”、谅解它,毕竟“物以稀为贵”,其他的茶就希望能弃去外表的“浮华”,尽量做到“物美亲民”;
至于消费者,小编就劝你一句: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也没必要追那些“触不可得”的茶;
实事求是点,就喝自己能力范围内喜欢的茶,谁又能说你这不是“好茶”呢?
质量亲民
在“价格亲民”的基础上,做到 “有一说一”,不忽悠消费者,价格透明、原料来源、等级等透明化……
毕竟茶不是越嫩越好喝,袋泡茶也未必不如散茶……个人口味对上了才最重要。
文化亲民
应该推崇放弃“神化”茶文化,更多的是从生活出发,去形式化,讲“实用”二字;
茶艺不再是种表演形式,而是生活茶艺;谈起茶不是“装清高”,而是分享交友;
茶行业从业者也不是告诉消费者“这些名茶有多好”,而是告诉他们“怎么去辨别茶、储存茶”这种实用的、贴合生活的东西。
相信做到以上这些,我国的茶和国人会渐渐靠近,我国的喝茶习惯与氛围会日渐浓郁起来,国人对茶的认知也会清晰起来;
这时我们喊出“茶为国饮”这句话才是真正的底气十足!
本文来自“有一人”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