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几何画板应用于圆 3.3.1 圆周率演示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选择“编辑”菜单的“参数选项”命令,打开“参数选项”对话框,单击“单位”选项卡,在对话框中,把距离和比值精确度分别设置为“十万分之一”。
第2步:用“画圆”工具画圆A。
第3步:度量圆的半径和周长。
(1) 用“选择”工具选择圆A(不含点B),并选择“度量”菜单的“半径”命令,度量出圆A的半径,如半径⊙AB=1.02916厘米。在空白处单击。
(2) 用“选择”工具选择圆A,并选择“度量”菜单的“周长”命令,度量出圆A的周长,如周长⊙AB=6.46639厘米,如图3-64所示。
第4步:计算比值。选择“度量”菜单的“计算”命令,打开“新建计算”,依次单击周长⊙AB=7.33166厘米、÷、(、2、*、半径⊙AB=1.16687厘米、),“确定”,计算出圆A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如图3-65所示。在空白处单击。
实验:用“选择”工具拖动圆的控制点B,圆A的周长与直径随之发生变化,但它们的比值不变。
第5步:制作表格。(1) 用“选择”工具依次选择半径⊙AB=1.16687厘米、周长⊙AB=7.33166厘米、圆A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选择“图表”菜单的“制表”命令。
(2) 选择“图表”菜单的“添加表中记录”命令,打开“添加表中数据”对话框,为表格添加5条目录,单击“确定”,拖动点B,改变圆A的大小,表中添加了5条记录,如表3-2所示。
第6步:添加标题“圆周率演示实验”。
文件存盘为“例3-17”。
【提示】(1) 为了课件美观,我们可以修改度量值的标签,比如,把“半径⊙AB=1.02916厘米”修改为r=1.02916厘米,操作方法如下:
用“文本”工具双击半径⊙AB=1.02916厘米,打开“距离度量结果的属性”对话框,在标签文本框输入“r”,如图3-66所示,单击“确定”,出现r=1.02916厘米。
同理,可把周长⊙AB=7.33166厘米的标签改为c。有趣的是下面的比值、表格随之改变,如图3-67所示。修改度量值的标签与修改点的标签相似,只是不能用“选择”工具双击的方式进行。
(2) 本例也可以通过度量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方法制作,但需要画出圆的直径。直径的画法如下:
过圆心画直线,作出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用线段连结两个交点。
3.3.2 圆幂定理演示 1. 圆幂定理演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用“画圆”工具画圆A,并把点A的标签改为O。
第2步:构造相交弦定理中的四条线段。
(1) 用“画点”工具在圆O内任意画一点C;在圆O上任画两点D、E。
(2) 用“画直线”工具画直线CD、CE,用“选择”工具分别单击直线CD、CE与圆的另一个交点处,作出交点F、G,如图3-68所示。隐藏直线CD、CE。
(3) 用“画线段”工具画线段CD、CF、CE、CG。
第3步:度量长度。 第5步:作圆A的切线(1) 用“画线段”工具画线段OE。
(2) 用“选择”工具选择线段OE、点E,并选择”构造”菜单的“垂线”命令,作出OE的垂线。拖动点E使垂线处于水平位置。
(3) 用“画点”工具在该垂线上画一点H,直线EH是圆O的切线,点E为切点。
(4) 用“选择”工具选择切线EH,并选择“显示”菜单的“隐藏直线”命令,隐藏直线EH。
(5) 用“画线段”工具画线段EH。
(6) 用“选择”工具选择线段EH、OE,并选择“显示”的“线型”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虚线”。
第6步:制作移动的按扭(1) 用“画点”工具在圆O内的点C附近画一点I。
(2) 用“选择”工具依次选择点C、H,并选择“编辑”菜单的“操作类按扭”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移动”,打开“操作类按扭移动点的属性”对话框,把速度设置为“慢速”,选择“标签”选项卡,在“标签”文本框内输入“圆幂定理”,按扭的标签修改为“圆幂定理”。
制作点C向点I移动的按扭,并把移动速度设置为“快速”,把按扭的标签改为“还原”。
第7步:完善课件。(1) 用“选择”工具选择线段CD、CF、CE、CG,并选择“显示”菜单的“线型”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粗线”,线段CD、CF、CE、CG显示为粗线。
(2) 用“选择”工具选择线段CD,并选择“显示”菜单的“颜色”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红色”,线段CD显示为红色。
同理,分别把线段CF、CE、CG设置为黄色、紫红色、蓝色,如图3-70所示。
(3) 添加标题“圆幂定理演示实验”和注释“你可以拖动点C”。
(4) 用“选择”工具拖动点B,使圆O足够大。隐藏点I、B。
实验:单击“圆幂定理”按扭,点C向点H移动;当点C在圆O内部时为相交弦定理;当点C移动到圆O外部(与点H不重合)时为割线定理;当点C与点H重合时为切割线定理。在移动过程中,再次单击“圆幂定理”按扭,点C停止移动。单击“还原”按扭,点C返回圆内。
文件存盘为“例3-18”。
2. 过圆外一点作已知圆的切线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并用“画圆”工具画圆A,用“画点”工具在圆外画一点C。
第2步:作圆A的切线。(1) 用“画线段”工具画线段AC。
(2) 用“选择”工具选择线段AC,并选择”构造”菜单的“中点”命令,作出线段AC的中点D。
(3) 用“选择”工具依次选择点D、A,并选择”构造”菜单的“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绘圆”命令,画出圆D。
(4) 用“选择”工具单击圆A和圆D的交点处,作出交点E、F。
(5) 用“画直线”工具画直线CE、CF。直线 CE、CF就是要作的切线。把辅助线设置为虚线,如图3-71所示。
拖动点C到圆上或圆内试试!
文件存盘为“例3-19”。
练习作两个已知圆的外公切线和内公切线。
3.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演示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画水平线段AB、CD(让AB>CD)、水平直线EF。
第2步:在直线EF上分别作两个圆,并构造两圆的位置关系。
(1) 用“画点”工具在直线EF上任意画两点G、H;把点G、H的标签分别改为O、O'。
(2) 选择点O、线段AB,并选择“构造”菜单的“以圆心和半径绘圆”命令,画出圆O;作出圆O与直线EF的两个交点I、J。
同理,以点O'为圆心、线段CD为半径画出圆O'。
(3) 拖动圆O',使圆O'与圆O相交,单击两圆的交点处,作出交点K、L。
(4) 依次选择点C、D,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标记向量”命令。
(5) 选择点J,并选择“变换”菜单的“平移”命令,打开“平移”对话框,单击“平移”,作出点J';把点J'的标签改为J''。
(6) 依次选择点D、C,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标记向量”命令。
(7) 选择点J,并选择“变换”菜单的“平移”命令,打开“平移”对话框,单击“平移”,作出点J'。
(8) 画线段OJ',并在线段OJ'上画一点M;把点M拖动到靠近点O的地方。
第3步:制作关于点O'的移动按扭。
(1) 依次选择点O'、F,并选择“编辑”菜单的“操作类按钮”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移动”,打开“操作类按钮移动点的属性”对话框,把速度设置为“慢速”,单击“确定”,作出“从 O' -> F 移动”按钮;
同理,制作“O' -> J''移动”、“O' -> J移动”、“O' -> J'移动”、“O' -> M移动”、“O' -> O移动”5个按扭,如图3-72所示。
(2) 从上到下依次选择6个按扭,并选择“编辑”菜单的“操作类按扭”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系列”,打开“操作类按扭系列的属性”对话框,选择“依序执行”,把“动作之间暂停”时间,设置为“1.0”秒,单击“确定”,作出“顺序6动作”按扭,把“顺序6动作”按扭的标签改为“演示”。
(3) 保留“演示”按扭和点O、O',J、K、L,隐藏其余按扭和点;隐藏点J、K、L的标签。
第4步:制作探照灯效果。(1) 选择圆O,并选择“构造”菜单的“圆内部”命令,填充圆O;并把填充色设置为红色,把圆O设置为粗线。
同理,填充圆O';把填充色设置为白色,把圆O'设置为粗线。
(2) 选择“编辑”菜单的“参数选项”命令,打开“参数选项”对话框,选择“颜色”选项卡,把背景设置为黑色。
(3) 拖动圆O',用“文本”工具在恰当的位置编辑文本“外离”、“外切”、“内切”、“相交”、“内含”、“同心圆”。当文本在红色的圆内时,把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当文本在黑色的区域时,把字体设置为黑色。
单击“演示”按扭,圆O'开始运动,当圆O'与圆O相切时,“外切”文本显示出来,好似探照灯,如图3-73所示。
第5步:完善课件。(1) 拖动点B或点D,调整好两个圆的半径、以及文本的位置。
(2) 为课件添加标题“两圆的位置关系”。
文件存盘为“例2-20”。
【提示】该课件稍作修改可用于集合的教学,比如修改图中的文本和按扭的标签。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ls/8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