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区域的高温限电受到广泛关注。在电力供给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解决电力使用的配给问题成为关键。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2022夏季峰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表示,可通过良好的价格机制来合理调节电价,实现有效配置短缺电力。
“调节机制就是要让电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排放的成本。”白重恩认为,当前新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消纳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电网进行改造,如建设配套电网等;此外,还要建设储能和调峰能力。由于电网在多个发电源之间切换时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性、智能性、稳定性,这对电网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更精准地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实现不同电源间的切换。
“所以,整体电网改造的投资成本非常高,而这些成本如果不反映在电力价格中,将无法带动电网投资的积极性。”白重恩直言。
白重恩表示,如果能够实现电价调节,那么收购排放权的成本就可以由电价调整来对冲,意味着总体上对发电企业并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冲击,而排放相对较严重的发电企业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对用电企业来说,当排放权价格上涨,电价也会随之上涨。”白重恩进一步称,但同时,企业免费获得了排放权,因此排放权价格上涨意味着出售排放权的收益就上涨,所以可以很好地形成对冲。
此前有观点认为,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并不完美,可使用碳税替代排放权交易,即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就征收多少税。
“如果征收碳税以后,用户的碳税成本将反映到电价中,而电价上涨,就会加重用户负担。”白重恩指出,另有观点认为,在征收碳税同时可发放补贴,这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补贴的量。虽然当排放权价格上涨,出售排放权的收益也会上涨,可对冲电价上涨,但在一般情况下,碳税是较早就能确定的,而排放权的价格浮动可能又与补贴不一致,所以补贴的量较难确定。
白重恩表示,当前欧盟已在讨论征收碳关税,几乎可以确定最终要实施碳关税。由于我国的碳定价相对较低,因此碳关税可能对出口欧盟的发电企业来说负担较大。“无论是解决限电问题,还是应对碳关税问题,都要求我国建立相对完整的碳定价体系,实现电力价格和碳价格之间形成联动”。
他建议称,政策措施应更好统筹,一方面不能有过多的政策叠加,也要防止政策套利,尤其是要帮助企业能够很好地统计碳足迹,以及企业已经为碳排放支付了多少成本。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rd/2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