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校逐渐停招或缩减专升本招生。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公告称,自2023年起停止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专升本)招生工作。同日,武汉轻工大学宣布停止2023年普通专升本招生工作。
普通专升本属于统招全日制专升本,学生需在专科毕业之前参加考试,也被称为“专接本”或“专插本”,每位学生仅一次考试机会。
停招普通专升本并非新鲜事。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曾提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此后也随之跟进。
从各院校停招原因来看,多集中在专升本生源质量与普通本科学生有所差距,以及出于学校“高水平大学与优势特色学科”或“双”建设目标的办学考虑。
例如,湖北大学从2014年起停止招收普通专升本学生,部分原因包括专升本的报考生源质量难以符合相关要求;校内普通本科生的教学进度、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所招录的普通专升本学生原有模式差别较大;以及学校正在大力建设“本科教育”,且已步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需要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办学定位上做出及时调整等。
2019年9月,哈尔滨理工大学也称,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与优势特色学科”的需要,结合办学实际,决定逐年减少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到2021年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
2020年5月,海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重新下达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从2021年起,纳入“双”建设的高校原则上不得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已经举办的要停止招生、逐步退出。
同年11月,天津工业大学也出于该原因停止2021年及以后普通专升本招生工作。
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停止专升本招生,并非意味着专升本这一模式将淡出高等教育。在政策层面,近年来主张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不限制专科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2020年,教育部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至64.8万人,同比增加32.2万人。2021年,教育部下达普通高校专升本计划81万人。2022年2月,全国专升本比例已达20%。
民办院校、独立学院和职业本科逐渐成为专升本招生主力。包括希望教育(01765.HK)、中国职业教育(01756.HK)、中国春来(01969.HK)、中教控股(00839.HK)在内的高教集团旗下本科院校,2022/2023学年的普通专升本学额同比大幅增长,普遍涨幅在70%到200%之间。
“从扩大高职学生深造发展途径来看,专升本是不可能压缩的,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加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教育表示,专升本是高职学生升本的一个渠道,是现在一个重要的方向。要遏制高职的升学倾向,需要立足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而非压缩专升本。
界面新闻记者 | 陈琼烨
本文来自“这条河叫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rd/2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