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消息,7月15日,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队6名选手均以满分成绩勇夺,成为本届比赛中获得全金的代表队,并以领先第二名44分的优势,获团体总分名,赢得中国参赛史上更佳成绩,中国队也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第二支以全部满分摘金的参赛队伍。本届比赛共有来自104个和地区的589名选手参赛,韩国代表队以3金3银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美国代表队以4金1银1铜获得团体第三名。
中国队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廖昱博、上海中学张贻然和江城、华中师大一附中张志成、长沙雅礼中学刘家瑜、重庆巴蜀中学瞿霄宇,领队是北京大学肖梁教授。本届比赛连续两天考试,每天参赛选手要在四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内解答三道大题,比赛对参赛选手的智力、体力和意志力的挑战极高。
1985年12月,在中国数学会5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谷超豪、王寿仁、裘宗沪等数学家们对中国选拔、培养参加国际数学奥赛队员工作提出建议,从此确立了科学家们“大手拉小手”为国选才育人的工作模式。
在本届竞赛持续近6个月的选拔、培训过程中,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青年数学家组成的教练团队,克服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精心指导6名队员,科学调整备赛心态,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教练团队成员绝大多数均是往年中国代表队选手,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且大多曾获国际奥赛。当年的比赛中,他们发现了数学之美,从而投身数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现在,为了数学事业后继有人,他们不讲条件、不计报酬,默默站在新一代中国学生的背后,坚定地支持本届参赛选手在数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国际数学奥赛始于1959年,旨在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1985年起,中国科协每年组织中国中学生参赛,共累计选派218人参加竞赛,获得174枚、银牌36枚和铜牌6枚,23次取得团体总分名的优异成绩。
编辑 邓淑红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ty/3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