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部分内容如下:
凤凰卫视记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国内对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清零”政策提出几点意见。 世卫组织专家强调防疫要平衡经济和社会运行。 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对外进口防范、内部反弹防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顺应时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中国“动态归零”总方针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以更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更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力保障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举个例子吧。 例如,今年1月天津疫情采样时间仅为4.5小时,且封闭区域准确至商户、机组。 中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民众生产生活正常,中国全国感染率和死亡率保持在世界更低水平。 《柳叶刀》杂志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重死亡率达到1820万人,超重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120人。 美国的超重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179人中国的超重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中0.6人。 得益于坚持“动态归零”总方针,今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防控经受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严峻的防控挑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政府的防控方针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的防控措施科学有效。 中国是世界上抗击疫情最成功的之一。 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
根据中国、美国科学家的新模式,我们看到了报道,如果中国放弃严格的“动态通关”政策,可能会有150多万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同时,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如果放松疫情防控,将会有很多老年人死亡。 中国“动态归零”总方针有效保护了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者。 中国的防控政策与一些奉行的所谓“集体免疫”“自然免疫”的“躺平”政策明显不同。 近日,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主任肯定了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 他表示,我国防控政策坚持动态更新,《疫情防控手册》不断改版,居民检测、隔离方式也在蓬勃调整,这与时俱进。
最后,中国政府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和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根据形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 宗旨只有一个,就是在更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用良好的防控效果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通关”。 我们也有信心打赢抗疫硬仗,为世界团结和抗疫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1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