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付能提现嘛 )杭州市委书记就西湖柳树移栽致歉 进一步做好西湖文化遗产保护

5月16日下午,针对西湖桥边7棵柳树被搬迁引发舆论质疑的事件,杭州市召开“西湖风貌与文化保护”舆论座谈会,原杭州西湖遗产中心主任杨小茹、《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民情观察 恳谈会的会场。 《澎湃新闻》记者姚仿璐图《澎湃新闻》在现场注意到,恳谈会规模非常大,除8位发言代表外,还有12位市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包括多位市委常委和部门一把手。 会议由市长刘忻主持,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演讲。 10日晚,西湖北山大道大桥断裂,7棵柳树拆除至保属性交路口,玫瑰季节改种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相关话题11日在微博上升空。 西湖景区岳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和园林专家11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质疑; 傍晚,景区管委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说明,承诺在尊重专家、市民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柳树补种,在保护提升和改造西湖文化景观前充分听取公众意见。 12日晚,种了7棵柳树。 次日上午,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公开道歉并深刻反省,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审批流程公示制度。 作为最关注事件发展的媒体之一,《澎湃新闻》先后刊登了快报、评论、综述、视频等10多家报道。 “北山街沿湖杨柳移植确实伤害了广大市民的感情,引起了负面舆论,问题突出,教训深刻。 召开舆论座谈会,就是要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全面系统地做好西湖保护工作。 ”刘忻在1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 “西湖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繁荣发展的过程。 现代人在丰富继承西湖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对遗产主体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 ”杭州西湖遗产中心原主任杨小茹认为,白堤、苏堤柳树是遗产主体的一部分,一棵柳树既新又旧,可以更换,但“间株柳间株桃”的种植方式是不可改变的。 西湖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建立多部门合作的管理机制和民意调查、交流平台,加强公众参与度。 浙江广电集团新闻评论家舒中胜介绍,西湖移柳事件10日晚发酵至16日举行恳谈会,不到一周就体现了杭州的力量、温度和速度。 但是,事件要更加敬畏,反映城市管理者更加共鸣、改变思维,敬畏权利、民意、历史,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加与市民的交流。 作为长期研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察家,《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在恳谈会上发言时表示,西湖还柳从官方解释到决定补植,再到立即补植、公开道歉,短短48个小时,不出意外。 出乎意料的是重视度高、处理速度快、意外事件折射出的执政理念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脉相承的杭州实践。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权力与民众的关系,这两者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社会治理能力有无现代化。 ”胡宏伟说,改革开放以来,以杭州为首的浙江根本发展动力是民众的活力,是执政者舍身充分尊重民意。 在这个过程中,杭州最典型的就是2002年前后政府机关拆除大院围墙,还湖于民,“没有政府对民间力量的尊重,浙江就没有今天。 ”只有在坚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理念与行动现代化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杭州才能连续15年保持“中国最有幸福感的城市”,让住在杭州的所有人都感到“这种安心是我的家乡”。 参加舆论座谈会的8位专家、媒体、市民代表被聘为“西湖风貌与文化保护”监督顾问。 “西湖移柳看似不情愿的小事,但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深入总结。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干部要深刻反思,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对西湖风貌和文化保护的思想和认识自觉。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会上表示。 指出西湖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也是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志。 做好西湖遗产风貌和文化保护,是检验政治能力、政治担当的非常重要的试金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西湖管理保护和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这次西湖柳移植事件看似木和景观问题,但也反映出一些干部政治决策力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 刘捷说,这次移植事件反映出各级工作人员对历史遗产缺乏相应的理解和敬畏,对自然景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遗产保护的制度还留在简单的程序中,文化内涵与制度没有有机结合全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权力部门,要有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态度。 “同时,要认识到做好西湖遗产风貌和文化保护,是实现人民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 ”刘捷强调,此次杨柳移植事件对西湖公共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背后是管理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树立不够。 决策时不照顾人民,问人民是事件的更大教训。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意识,一切涉及西湖的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充分尊重民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西湖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使西湖真正成为人民的西湖。 他指出,下一步要坚持保护,充满敬畏,处理好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资源与环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做好保护、管理、经营与研究。 对西湖景区一花一草一木进行名单建设,调整前广泛征求民意,加强政府备案。 同时,进一步强调生态优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高标准把握好水生态环境和生态修复保护,努力提高西湖水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坚定人民立场,坚定不移推进还民还民、还民,坚持务实长效机制,完善民意直通机制,广泛倾听民众呼声,汇聚民众智慧,更大限度拓展公众参与范围和过程,让群众 刘先生表示,全市将借鉴7棵柳树,在城市建设中顺应民意,尊重民声,回应百姓关切,在“人民城市人民建设、人民城市人民管理”中形成思想、制度、工作各方面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高西湖、杭州的温度。

本文来自“月熙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21312.html

上一篇 2022-05-20 09:51:57
下一篇 2022-05-20 09:52: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