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防线,防止可能发生疫情的反弹,各地常规核酸筛查仍在进行中。 但是,在很多地方,一旦发生局部感染,一些街道镇区县就会连续1周到10天以上每天全部制造核酸,需要这样极高频率的核酸检测方法吗? 核酸每天做一次是科学的吗? 对此,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专家。 专家建议,为了高频筛查,第二天进行一次核酸是有理论依据的,但不建议每天进行。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对财经记者说:“即使在最严格的防疫措施下,保持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也就足够了。 次日检测的理论依据是病毒有3天潜伏期,潜伏期中期( 1.5天左右)病毒开始复制,具有感染性,此时核酸检测可检出阳性。 ” 也就是说,暴露于病毒新感染后,核酸检测至少1.5天后可能检测到阳性。 例如,如果一个阴性的人,当天早上制造核酸,下午感染的话,当晚核酸的结果一定是阴性; 第二天早上再制造第二次核酸,此时病毒暴露不到,第二天晚上核酸结果依然阴性; 在第3天之前给予核酸的情况下,在本次病毒暴露1.5天以上时检测出阳性结果。 "这种理论对核酸检测频率有指导意义。 因为大部分人都遵循这个规律。 每个个体排毒情况总有一定差异,但意外发生的概率极低,总体来说次日检测方法科学。 ”一位传染病专家告诉财经记者。 上述专家还表示,如果第二天不能筛查,也可以每三天筛查一次。 “三天筛查一次的好处是也可以一起筛查病毒潜伏期更长的病例。 ”他对财经记者说,“第二天筛查,第三天就可以再做一次抗原,提高阳性检出率。 因为当病毒开始复制,也就是说有感染性的时候,抗原往往会显示阳性。” 公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对重点人群提出开展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形势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开展风险评估,确定核酸检测人员范围和优先顺序,制定可操作性检测方案,迅速组织调度核酸检测力度(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和质量控制,检测机构12h内不以送检为单位反馈检测结果 防控方案未具体说明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率,但无论隔离医学观察,均有密切关注者核酸检测频率相关规定,密切关注隔离医学观察期第1、4天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这意味着对密切接触者的核酸采样间隔也同样为3天。 “理论上,核酸检测频率越高,错误发生的概率就越低,但仅24小时间隔是没有意义的。 而这一切前提都是基于对核酸检测质量的严格控制,否则越做,发生错误的概率反而越高。 ”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对财经记者说。 上述专家表示,一个城市的核酸检测能力极限是多少,核酸检测能安排多少人,有关部门应该有大致的统计。 “那么,你每天的核酸检测量不应该超过这个能力的范围。 否则,质量可能得不到控制。 越是做,不仅意味着失误的概率增加,而且财政、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也增加。 ”他告诉了财经记者。 “另外,疫情爆发时,一些流程可以根据现实情况优化,但必须遵守基本基础和原则。 ”他还说,“例如,社区核酸筛查必须在有组织的环境下进行,已经在很多情况下得到证明,有些地方人很拥挤,这可能增加超市传播的风险。 即使现在各方都吸取了教训,基本实现了组织秩序,但毕竟还是人员聚集,核酸检测方式方法必须遵循科学依据,不必要的检查越少越好。 ”
本文来自“四月释梦”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yl/2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