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手机在手,信息全有。它的普及,链接天下,有利有弊。
第一次接触手机是99年,一部天蓝色的爱立信手机,可以通电话,发短信息。它小巧玲珑,如巴掌大小,可以随时随地与人联系。
来自于静馨子摄影集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更新换代层出不穷。功能上的突飞猛进,不仅仅局限于通话与信息联系,有了网络的链接,更加便捷。
便捷的同时,也考验自控力。学校为了学生不沉迷于手机,要求上学期间,不准把手机带进学校。防止学生游戏上瘾,荒废学业。
经常看见有的母亲,为了让小孩子安静,给他一部手机,孩子立刻被手机吸引,如果从他手中拿回来,即刻哭闹不止。
成年人对于手机的引力亦非比寻常。玩手机是常态,低头一族随处可见。有时候,一群人聚一起,甚至各看各的手机。
女人追剧、看抖音,对着手机,哭得稀里哗啦,笑得春风满面。笑得前俯后仰。抖音里各个是美女,好像统一去韩国整过容。
偶然见到长时间,没见过面的一位女士,吓了一跳,突然之间感觉她比手机里,苍老了20多岁。但女人们自娱自乐的心情是可爱的。
男人玩游戏,黑白颠倒,沉浸在虚拟世界里,难以自拔,熊猫眼就是熬夜的奖励。猎艳心里,聊天诈骗,亦可在手机上操作。
更有甚者,长时间熬夜玩手机,血液流通缓慢,眼睛病变,胳膊麻木,身体瘫痪,甚至夺走了生命。
家里的电视和电脑,比以前使用频率明显下降。一部手机,加上流量,就可以替代。只要动手,网购物品就会送到家门口。
如果能够合理的使用手机,那便是锦上添花。有个朋友利用抖音,学会了形体舞、面部管理、练习书法、做美食。在今日头条上学习写文章,做诗词……
疫情当下,居家利用手机网络办公,上网课。浏览新闻,查阅资料,预约看病,银行转账,看小说,听歌、炒股、……
早晨醒来找手机,夜晚入梦抱手机,出门随身携手机,时不时的念手机,引力之大好似热恋中的情侣。
手机的魔力吸引着各色人群,掌握好分寸和时间,驱弊寻利。适时放下手机,多锻炼身体,与家人和好友线下多交流,增进感情。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