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报道,说再过20年我们就将没手机屏幕用了,因为我们手机的触摸屏中在生产时需要一个重要材料“铟”,而这个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却非常的稀缺。据了解,目前全世界预估的铟储量只有5万吨,这其中真正能开采到手的,其实只有1.5万吨左右,而全世界每年的铟产量约在700吨左右(7成都去拿去做触摸屏的材料氧化铟锡了),这么一算,铟好像真的只够用20年了。
那么很多人会问了,难道手机屏幕就必须要用铟这个材料吗?“铟”真的这么稀缺的话,是不是价格会很贵啊?我要不要现在就去囤点手机屏幕呀!
首先,按目前的技术情况,咱们的手机屏幕还真的离不开铟。铟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在如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其实就是合成为氧化铟锡,而他就是制作导电玻璃(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可触摸电容屏、电阻屏)的重要材料。
导电玻璃的制作需要在玻璃上涂两层的导电金属涂层,来形成电容,而这金属涂层材料,需要是一个导电性好,但是又恰好透明度高的,氧化铟锡就因它光学透明和导电的特性,成为了目前最好的选择。
但是最近科学家也正研发了出了触摸屏的“无铟方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种运用等离子体技术制作不含铟的透明导电薄膜的新方法,新薄膜可灵活操纵,制作过程耗电量小且环境友好。相关研究也在7月19日的《太阳能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杂志上发表。
再来说说铟的价格问题。按照今年8月份铟的价格来看,只要1块多点一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那为什么都快稀缺成这样的金属居然是这么实惠的价格呢!在世界范围内铟确实稀缺,但是中国的储量却十分丰富,回收利用也做得很不错。其中全世界所探明的铟,有百分之七十在中国。而且关于铟的回收产业链也已经较为完善,有着清洗—回收—再使用的一条龙服务。这些年来生产的屏幕明显比十几年前多了,但是原生铟的消耗量却没有同比例上升。相反,铟的价格反而一跌再跌。因为我国铟虽然多,但是在氧化铟锡靶材的尺寸、密度、和生产效率上都落后日韩。咱们的铟资源占全世界70%,但是国内约五成的氧化铟锡材料依赖进口。
看完大家都知道,虽然铟稀缺,但是并没有必要去囤铟,更没有必要去囤手机屏幕。只是希望国内相关的产业链能弯道超车,赶上进度,好好把国内的好资源好好发挥出作用。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华夏信息网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xxwhg.com/zh/100693.html